6月26 日,由邳州文化研究会编纂、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邳州运河文化丛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在江苏邳州市举行。
出席出版发行座谈会的有徐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 席宋宜平、徐州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刘宗尧、 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徐州分院秘书长,徐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召宜、 徐州市文史专家,著名学者田秉锷、徐 州市委党校教授罗东来、《徐州日报》社主任记者张瑾、徐 州市残联原副理事长张向贤、徐州市徐国研究会秘书长于克 南、徐州市图书馆主任张菲菲、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专家智库成员,枣庄榴园文化研究会原会长程作华等。
邳州市政协副主席韩克华、邳州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 文明办副主任曹敬梅、市文旅局副局长袁涛、市文联副主席 王鹏、市史志办副主任田波、市作家协会主席吴建芳等也参 加了当天的出版发行座谈会,并对《邳州运河文化丛书》出 版发行表示祝贺。
《邳州大运河文化丛书》共分为《天工开泇》、《物华 斯珍》、《百艺有道》、《红色印记》、《水润民和》《研 究文丛》六卷。丛书通过对邳州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和 泇运河沿岸的文化亮点的全面、深入和系统地搜集、挖掘和 整理,展示了邳州 6000 年的文明历史和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宣传了邳州、展示了邳州,提升了邳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出版发行座谈会上,原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邳州运河文化丛书》编委会副主任晏文军向与会人员汇报了丛书编纂的起因、初心和编写的艰辛历程。丛书是邳州文化研究会历三举全会获得的丰硕成果宏愿化为文化果实仅仅是一套书籍的出版,而是邳州儿女对悠悠运河母亲深情的文化献礼,是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历史嘱托的邳州答卷。
时间回溯至 2018 年,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亲临北京通州运河畔视察,作出了 “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 ”“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的重要指 示。这犹如一声春雷,激荡起运河沿线地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澎湃春潮。江苏省委省政府闻令而动,迅速成立了由省委书记亲自挂帅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正是在此国家意志与地方行动同频共振的历史节点上。
邳州文化研究会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深刻认识到: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全景展现邳州段运河的独特文化价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出版一套丛书,深入挖掘运河文脉,讲好邳州运河故事,便成为研究会上下一致认同的宏伟目标与坚定行动。
京杭大运河邳州段,处于因明朝万历年间实施的“开泇济运 ”工程而得名的“泇运河 ”下段。清康熙年间,靳辅为避黄河侵泇而于泇河下游开凿中河,后人遂将泇运河邳州和宿迁段称为中运河。所以,流经邳州 56.1 公里的运河河段便成为京杭大运河最重要的一段。自明代凿成至今通航不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命脉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江苏“黄金水道 ” 重要的组成部分。1958 年开凿的不牢河段运河(邳州境内长13.5 公里)在大王庙与之交汇,构成航道转换、南北漕运及南水北调的重要中转枢纽。泇运河的开凿惊天动地,故事异 彩纷呈,内涵博大精深,精神气壮山河。它诠释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人民力量,体现了国家价值。即使在公、铁、空高速发展的今天,也没有被弱化、淡化和边缘化。泇运河四百多年的流转变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镌刻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记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见证着时代发展的波澜壮阔。
邳州,这座与运河血脉相连的千年古邑,拥有大运河黄金水道流经的 56.1 公里珍贵岸线。这蜿蜒的 56.1 公里,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流淌的文化血脉,承载着邳州厚重的历史积淀、鲜活的城市记忆与独特的地域文明。
泇运河是历史的荣耀,是徐州和邳州的骄傲。2006 年 5 月 25 日,国务院将大运河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之,徐州市人民政府就在邳州市戴庄镇境内泇运河畔设立了“大运河(徐州段) ”保护碑,与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梁王城遗址保护碑并排屹立。
早在 2006 年6 月,为大运河“ 申遗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率领全国政协大运河考察团自北京沿运河南下,进入邳州河段,见河宽水丰,舟楫穿梭,感叹地说:“这才看到了真正的大运河! ”
2014 年6 月 22 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 录》,成为中国第 32 项世界文化遗产,也使徐州市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 ”的突破。“ 申遗 ”成功以来,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 ”的战略部署,完 整和确切地展示泇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和传承其优良 传统,彰显沿岸人民新的精神品格和人文风貌,推进文化事 业的繁荣发展,邳州文化研究会组织编写了《邳州运河文化 丛书》。丛书《天工开泇》卷,介绍了泇运河开凿的历史, 从始提至开成通航历经三十多年。明朝皇帝及群臣对开泇之 议屡提屡放,屡议屡罢,博弈争论,震动朝野。参与人员之 多,持续时间之长,规格档次之高,结果影响之大,是空前的。朝臣中出现不少心系社稷、关心民瘼的有识之士,坚持 正确意见,不顾朝野非议,殚精竭虑,实心任事,前仆后继, 鞠躬尽瘁。其贤其德其言其功永留天地间,伴运水而长流。 该卷以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国家工程艰辛曲折的实施过程,同时对开通后的运营状况,催生的城镇兴起、人文复兴 等史实作了深入阐发。邳州,历史久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因与鲁南 接壤,历史上就成为泇水、泗水、沂水、武水等交汇的“洪 水走廊 ”。古代先民缘河而生,聚岸而居,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存。这些留有先民手泽,凝聚先人智慧,反映历史风貌 的古代遗存和文物,几乎涵盖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各个时 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很高的文化品位,是实物考古、 史实佐证、艺术审美、传统教育的第一手资料,是先人馈赠 给我们的不可再生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 富。《物华斯珍》卷将这些文化遗产展示出来并予激活,是 对邳州运河文化最好的弘扬和传承。
邳州运河流域是一块秀外慧中、艺材丰厚的文艺沃土。 无论是历代名家歌咏邳州的诗词,还是邳州籍文人的各类佳作,都让人触景生情。流传于民间的儒风雅俗,脍炙人口的 说唱戏曲,精美绝伦的剪纸、玉雕等民间艺术技艺,都是自 然和历史的馈赠。加上运河上漕船往还,物资流通与信息传 播,经过相互吸收彼此借鉴,积淀为既兼容并蓄又引领潮流 的文化形态。本书收录了有关的诗、文、乡曲和民俗艺术种种,《百艺有道》卷介绍了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遗迹,令人怀古以笃志,掩卷而思进。
邳州是一方孕育革命的红色热土。翻开历史长卷,追忆 峥嵘岁月,缅怀先烈业绩,赓续红色血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邳州运河所承载的红色文化 符号。座座红色文化建筑和设施,是矗立在人们心头的巍巍 丰碑;部部红色文化专著,是名动汗青的传世佳作;幕幕烽 火硝烟,是惊心动魄的难忘记忆;片片花絮歌谣,是大运河泛起的红色涟漪。《红色印记》卷是传承和弘扬邳州红色文化的又一好教材。
运河润泽成就了邳州精彩!运河滋养着世代运河人家。 灵秀的河水,铸就邳州人的精神气质,进而造就了一批批走 出邳州、走上社会历史舞台的优秀儿女,倾其自身的才华, 创造出不凡的业绩。《水润民和》卷以比较翔实的资料,介绍了大运河邳州段的历史、文化和沿岸人民的精神风貌、发 展成就,向人们传递出启迪奋进的精神力量。邳州人民发扬 顽强拼搏、担当奉献的运河精神,治理水患,开发水利,工 业兴市,产业兴农,城市繁华,乡村美丽,成为崇尚现代、 活力非凡的魅力之域。邳州因水润而靓丽,因和谐而温馨, 因包容而博大,因开放而繁荣,因历史人文独具魅力而令人神往。城乡蝶变中的大美邳州在本书中得到较完美地展现。 《研究文丛》卷选取了邳州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会员们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和研讨会上交流的部分文章汇集而成。
丛书坚持以史为据,以史寻源,依据新的考古研究成果 和新发现的历史资料,准确甄别,认真筛选,并以通俗优美 的文字,辅以精美图片,使其在反映邳州运河文化时,更加 准确和严谨;既有历史的真实厚重,又有文化的广博精深。 丛书是泇运河文化的多方位记录,是对其承载的精神价值的 全面阐释,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鲜活、厚重、美丽的泇运河。丛书的出版,有利于提高泇运河的知名度,有 利于人们从历史深处赓续运河文脉,涵养文化,激发自信, 升腾活力,不断书写水润邳州的新篇章。实践证明,遵循学 术规范和学理要求,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前提。强调研究运河文化,决不能把运河文化泛化,也不能把邳州的地域文化和运河文化等同。任何论断都不能违背基本的常识和史料;否则,势必干扰对运河文化内涵及其精髓的挖掘提炼。
《邳州运河文化丛书》六卷计 170 多万字,牵扯到邳州 的古今历史、社会发展演变和人文教育各个方面、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邳州文化研究会决定要编纂这套书时,一缺 资金、二缺资料、三缺人才,要想将这项宏大构想化为精美的书卷,困难可想而知。
在丛书编纂务虚会上,会员们从不同的角度各自发表了 编纂丛书的重要意义和收集、挖掘具有重要史料价值须注意 的问题,强调要调查研究,广阅史料,查找证据,坚决摒弃 编故事。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的基础上,成立了编委会, 初步确立编纂的思路和构想,成立了 5 个专项编写小组,每 组由两位在相关领域学养深厚、经验丰富的同志任主编,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实行严格的进度管理和质量把控。
编写工作全面铺开后,各编纂小组进入了紧张的素材搜 集、史料挖掘、文字整理阶段。随着工作的深入,各种困难 和挑战也接踵而至。作为编委会主任刘彤,以其在邳州政界、 文化界崇高的威望和卓越的协调能力,为丛书编纂化解了诸 多障碍。出版资金短缺,他迎难而上,不辞辛劳,多次向市 委市政府领导汇报丛书的重大文化价值,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同时,他凭借广泛的人脉和真诚的沟通,多方联络,寻求社 会力量的理解与赞助。可以说,没有他殚精竭虑的不懈努力, 丛书的出版恐将遥遥无期甚至胎死腹中。更难能可贵的是, 刘彤同志绝非只是挂名领导。他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邳 州历史的满腔热忱,深度参与了编纂的全过程。从全书的整体策划、大纲审定,到各分卷书稿的逐一把关;从重要史实 的辨析确认,到关键章节的谋篇布局;甚至细致到封面设计、 标题拟定、插图选用,他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亲力亲为。他 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都泡在办公室里,案头堆满了书稿和资料。他的严谨、执着和忘我投入,为整个团队树立了最 光辉的榜样,是当之无愧的“定海神针 ”。
为了丛书尽早出版,为邳州人民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编委副主任刘汉超、晏文军、王朝堂、高夫岗、顾大勋、韩 洪江、编委徐尚云、刘化仁、刘瑞林等编纂人员不辞辛苦, 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彰显了邳州文化研究会编 委成员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严把丛书质量关和历史真实性,编委顾问徐州市 著名文史学者田秉锷和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高级讲师程荣华两位专家不顾年事已高,体弱眼花、尽心尽力、不仅亲自撰 写了《天工开泇》卷,并对全书的编纂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凭着对运河文化的挚爱、对家乡历史的深情、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全身心投入其中。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与无私的奉献 精神,汇聚成了这套丛书的成功出版的无穷力量。
丛书能顺利出版发行,邳州文化研究会全体会员和编委 十分感谢邳州两位热爱文化事业、不辞辛苦、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市政协刘彤和刘汉超二位老领导,没有他们的全身 心投入、多方奔走和无私奉献,这套丛书是不可能这么早顺 利出版面世的。
在出版发行座谈会上,来自徐州市社科、教育、文史、 新闻、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宋宜平、刘宗尧、孟召宜、 田秉锷、罗东来等先后发言,他们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邳 州运河文化丛书》出版发行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高的评价。
邳州市政协原副主席、邳州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彤向徐州图书馆赠书
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徐州分院秘书长,徐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召宜说:“《邳州运河文化丛 书》内容丰富,亮点众多,不仅是邳州文化研究,学术活动 的一件大事,也是徐州大运河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丛书抓住了邳州运河文化的特质。从大运河邳州段的出生、催生、 重生,从运河的“河之源 ”,看邳州运河的嬗变,看邳州运 河的特色 ”。
徐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宋宜平称赞:邳州运河文化丛书堪称一部邳州运河文化的“百科全书 ”。编者们将 散落的“文化珍珠 ”精心的串起来,全景式的呈现了邳州运 河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和丰富多彩的人为内涵。宋宜平认为 : 《邳州运河文化丛书》是系统梳理的“大集式 ”工程,是历 史文脉的“活态 ”传承,是服务现实的“智慧 ”启迪,是落 实国家战略的“邳州行动 ”,是提升邳州软实力的“文化名 片 ”,是赋能邳州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 ”,是激活文化资源,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是鼓励、更是鞭策,对邳州文化研究会所有编纂人员以极大的鼓舞。
邳州市文联、邳州史志办、邳州作家协会的领导也在座谈会上争相发言,认为《邳州运河文化丛书》完整的展示大运河邳州段的人文、地里和历史变迁,是一部邳州运河文化的知识宝库,更是一套关于邳州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记载录和研究文集,这套文化丛书的出版发行,不仅填补了邳州运河文化研究的一项空白,而且还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现实研究、 保存收藏价值。
邳州市政协副主席韩克华在出版发行座谈会上对《邳州大运河文化丛书》出版发行表示祝贺,他充分肯定了邳州市文化研究会近年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挖掘邳州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弘扬文化主旋律、宣传邳州、 推荐邳州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代表市政协感谢所 有编委会成员在《邳州运河文化丛书》编纂工中所付出的心血和贡献,希望这套凝聚着邳州文化研究会全体会员智慧和汗水的丛书,对邳州历史挖掘、社科普及和文化研究发挥重要作用。(刘汉超 孙宜方)
大家都爱看
-
河北唐山:以爱之名 守护荣光
为切实保障退役军人的身体健康,营造全社会拥军爱军的浓厚氛围,2025年6月20日,冀东革命史研究会携手唐山孝德康复护理医院,...更多
2025-06-27 20:06:23
-
严塘镇塘里村: 以党建带妇建 提升妇联执委...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黄娟) 6月26日上午,塘里村妇联执委在镇妇联组织下,和严塘镇中学七年级253班学生一起...更多
2025-06-26 17:33:28
-
洞口县岩山镇:帮扶车间里的乡村振兴脉动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 刘双玉)村头门口,一个个帮扶车间悄然崛起,正重塑着洞口县岩山镇的新面貌。这里不只有...更多
2025-06-26 16:08:39
-
北山镇卫生院: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防溺水急救...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 为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提升应急救护技能,2025年6月25日北山镇卫生院在北山镇中学及云峰中...更多
2025-06-25 16:19:17
-
河南固始:乡村文化“烟火”点燃居民生活
为传承红色基因,礼赞党的光辉历程,6月23日晚,固始县秀水街道办事处二里井社区成功举办了丹心向党 辉煌礼赞庆七一暨夏季村...更多
2025-06-25 10:27:58
-
科学养生知识讲座圆满举行,共筑健康未来
中国民生新闻网 湖南讯(通讯员:阿坚)6月21日下午,由邵阳市科学养生协会主办的健康中国,科学养生知识讲座在位于市中...更多
2025-06-23 20:22:43
-
邵阳县下花桥镇:人大代表助力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 陈明)6月23日,邵阳县下花桥镇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开展安...更多
2025-06-23 20:16:08
-
冀东革命史研究会中医传承服务中心在唐山市路南...
“中医好传统,一向救死伤。革命精神在,矢志要传承”。本次挂牌活动,意在表达冀东革命精神和祖国中医事业深度发展的有益融合更多
2025-06-20 21:13:12
-
邵阳县下花桥镇:“三长制”与人大监督协同,贯...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徐捷陈明)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力量在基层、血脉在基层,为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近年...更多
2025-06-20 13: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