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图景中,如何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以一场持续了三十二年的生动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学校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党建工作的“红色引擎”与德育实践的“匠心底色”深度融合,打造出“传承匠心精神,实践为民初心”的党建文化品牌,探索出一条“党建带团建、技能融德育、服务促成长”的特色育人之路。
一、初心如磐:从“一辆三轮车”到“一堂行走的德育课”
故事要从1993年讲起。那时,学校的师生们骑着三轮车,拉着磨刀石和切菜板,走进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开始了为民义务磨刀的旅程。这一做,就是三十二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这辆“三轮车”,承载的不仅是工具,更是职业学校的初心。它象征着一种最朴素的信念:职业教育的育人方式,不应只停留在课堂和实训室里,更应走到人民群众中间,用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
时间的指针拨到2015年。当“感动中国”人物、南通本地磨刀老人吴锦泉以磨刀为生、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传遍大江南北时,学校师生深受触动。坚守与奉献的精神传承,找到了具体的载体。学校迅速成立“锦泉磨刀服务队”,将自发的善行升华为有组织的、可持续的德育实践项目。
“与吴锦泉老人的一次交流,胜过十堂德育理论课。”一位带队老师感慨道,“学生们亲眼看到一位平凡老人如何用微薄的收入奉献社会,亲手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这种教育是直抵心灵的。”
从此,这辆“三轮车”驶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曹公祠社区、文峰街道、滨江花园、市民广场……都留下了师生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据统计,近两年该校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610多小时,志愿者们平均每小时磨刀约6把,仅此一项,就服务了成千上万的居民。
数字是抽象的,但场景是具体的。在磨刀的“咔嚓”声中,在居民满意的笑容里,学生们真切地体会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深刻内涵。这堂延续了三十二年“行走的德育课”,将奉献精神内化于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于服务社会的自觉行动;使为民服务的初心,融入专业技能的具体实践。
二、体系构建:打造“党建+德育+技能”的融合闭环
多年的实践让学校深刻认识到,缺乏系统性的德育活动虽有效果,但难以形成持久而强大的育人合力。必须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将党建的政治优势、组织的体系优势与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紧密结合。
强化顶层设计,筑牢组织“保障线”。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完善了“党总支主导、党团支部主体、党团小组主心骨、党员团员主人翁”的基层党团建工作责任体系。将“以技之长为民服务”明确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
搭建数字平台,激活管理“神经元”。学校充分利用“网上党支部”平台,将主题党日志愿服务从计划、方案到活动记录、学习交流、日常互评,全部实现线上化管理。这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使德育实践的过程变得可追溯、可评价、可激励,让德育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具体行动中落地生根。
推动全员参与,绘就育人“同心圆”。学校落实所有师生进行志愿者注册、培训、管理、考核与激励,将志愿服务从一项制度性要求,逐步转化为师生的行为自觉与价值认同。
三、品牌赋能:让专业技能在服务社会中闪光
学校以“志愿服务”为桥梁,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价值升华。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幅“各展其长、百花齐放”的生动画面:“锦泉磨刀”服务队传承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紫琅礼仪”服务队则成为学校一张靓丽的移动名片。大型活动的现场,都活跃着学生们专业、优雅的身影。他们将课堂所学的礼仪规范,应用于真实的工作场景,在服务中强化了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德育实践赋能专业师生成长。学校多个专业找到了志愿服务的契合点。烹饪专业的师生带来菜肴烹调和西点制作,让居民品味“舌尖上的幸福”;美容美发专业的同学提供美容美甲服务,为社区增添“美丽色彩”;艺术类课程则衍生出手工技艺、餐巾折花、涂鸦艺术等创意服务,让美育在互动中传递。
这些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项目,共同构成了学校“匠心服务”的德育品牌矩阵。在这里,技能不再是单调的操作流程,而是变成了有温度、有情感的社会链接。学生在用技能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同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四、成效与启示:一场师生共进的“精神传承”
对于党员教师而言,这是一次践行初心的实际行动。党员教师们走进社区,在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中,深化了对职业教育使命的理解。一位党员教师说:“看到学生们在服务中变得自信、开朗、有担当,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和党员的双重成就感。”
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一位参与多次活动的学生团员在思想汇报中写道:“以前觉得‘为人民服务’是一句口号,现在才明白,它就是磨好每一把刀、折好每一朵餐巾花、做好每一次礼仪引导,我学会了用技能去关怀他人。”
对于学校而言,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这里交织融汇,沉淀为学校特有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每一位师生。
从一辆三轮车出发,到形成一个响亮的德育品牌,学校用三十二年的坚守,书写了一部“党建引领、匠心育人”的生动教材。此项探索,为新时代广泛开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一个充满温情与力量的“德育样本”。
通讯员:杨富荣 王兴华
大家都爱看

-
世界华人书画名家—韩昊轩
礼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赠送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国梦》被中国书画交易润格评估中心评定为398000人民币。更多
2025-11-24 22:41:44

-
2025城市文旅形象大使暨国际典雅夫人大会圆满落幕
11月22日,2025城市文旅形象大使暨国际典雅夫人大会在厦门集美海景皇冠假日酒店圆满落下帷幕。这场融合了文化、旅游与经贸的...更多
2025-11-24 22:39:36

-
灯火映家园 邻里展风采!2026全国社区春晚海选...
好人中国山东胶东雷锋驿站( 鞠婉婷)2025年11月24日,冬日的龙口市东城区林苑暖意融融、欢声阵阵,2026全国社区春晚节目海...更多
2025-11-24 21:03:59

-
法治赋能公益 温情点亮珠城!“力宸雷锋驿站”...
法治赋能公益 温情点亮珠城!力宸雷锋驿站在蚌授牌授旗,书写为民服务新篇章北京好人频道 雷锋驿站(图 文: 姜和良)2025年...更多
2025-11-23 22:55:35

-
她把芳华绽放在乡土上——记山西省绛县郭家庄村...
中国新闻在线山西讯(通讯员:王钰郭益仁)在晋南绛县陈村镇郭家庄村三里多长的乡间小道上,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她...更多
2025-11-23 20:38:06

-
暖阳会友话创新 凝心聚力促成长
暖阳会友话创新 凝心聚力促成长——蚌埠市工商联直属会员商会开展专题交流活动北京好人频道雷锋驿站安徽总站(周雪)十一月中...更多
2025-11-23 17:15:21

-
雨露润心 大爱无疆 ——记河北“公益达...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的群山之间,有一个清瘦的身影始终奔波在志愿服务的一线。他曾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却用九...更多
2025-11-22 21:01:53

-
灯火映龙城 邻里展芳华 2026全国社区春晚海选...
好人中国山东胶东雷锋驿站(迟丁升)锣鼓喧天庆盛世,邻里欢歌聚家园。今日,2026全国社区春晚节目海选走进山东省龙口市东城...更多
2025-11-22 18:44:21

-
新邵众欣荣膺“全国文明敬老单位” 专业与温情...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 近日,新邵众欣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再获殊荣,被授予全国文明敬老单位称号。这一国家级荣誉标志...更多
2025-11-22 12:1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