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变奏曲

来源:  编辑:   时间:2022-08-18 08:57:25

十五年的军旅,尽管不算很长,却是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那些珍贵的过往,那些可敬可亲的首长,那些火热的部队生活,在记忆深处不断跳跃。一个农民的儿子,带着质朴与青涩,从大山中走来,在军营熔炉中淬炼,砥砺奋进,书写了无悔的青春篇章。
排长赵子
我真的挺吃惊,赵子野竟然是我们新兵连三排的排长。赵子野只有19岁,在许多人眼里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他细高个子,嘴角上的两撇小绒毛胡子没长齐,声音里也还带着些稚气。但赵子野是个货真价实的排长,这点谁也否定不了。扎着武装带,挎着五四手枪,穿着四个兜的军官服,脚蹬三接头皮鞋,时髦又威风。
头次站在队前训话,赵子野就像模像样的。他手里拿着新兵花名册,故意咳咳了两下,然后才开了腔。我简单了解了咱们排的情况,你们其中有些人年龄比我都大。请你们记住我们是军人,不要动不动就摆老资格。新兵就是新兵,要服从各班长指挥,加强训练,提高军事素质。我不管你们年龄大小,统统一视同仁,不能惯你们些坏毛病。
崔大国,出列!赵子野厉声喊道,今天的早操,你是不是最后到的?拖拖拉拉的,什么原因?
报告排长,我今天早上起来晚了,动作慢了。崔大国低着头解释。
有了错误就要改正,你以后能不能改?赵子野眼瞅着崔大国说。
能!崔大国立正回答,赵子野让他重新入了列。崔大国赶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农村兵身体好,小腿肚子邦邦的,不用使劲,肉疙瘩鼓得老高,但刚从庄稼地里出来,没受过什么训练,军事技能差得很。比如说上单杠、双杠,手脚乱蹬,浑身有劲使不上,像个蛤蟆吊在单杠上。旁边的班长咧着嘴笑。
赵子野见怪不怪,什么样的兵他没见过。他招呼几个班长:来来来,找几根背包带,把这几个新兵拴住腰,手吊在单杠上。我来教你们动作要领,都注意看昂。他边说边解下武装带,双手下沉,一个下蹲,忽地跃上单杠,先立臂,再屈身大回环,一套动作下来,干净利落,大气不喘。新兵们看得一愣一愣的。
军事素质要过硬,关键在于基本功。从今天晚上开始,睡觉前每人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举一百次杠铃。赵子野下达了命令。有新兵吧嗒着嘴,哎呀,这么多个一百,这不是要人命嘛!
看似严厉的赵子野,其实还是蛮可爱的。新兵训练期间,宽严相济,张弛有度,大部分新兵都能受得了。指导新兵叠被子,参加班务会,与新兵开玩笑,自然而然拉近了与新兵的距离。
我们的第一次班务会,班长邀请了赵子野参加。全班坐成一圈,大眼瞪着小眼。班长说,赵排长亲自参加我们的班务会,是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志们要积极发言,从左到右挨个来。李景昌,你先发言。
李景昌小声说,我不会发言。班长急眼了,发言就是说话,你不会说话?!李景昌两眼直碌碌的,还是什么都不说。
赵子野害怕冷了场,开口说道,发言就像咱新兵训练,也是个新鲜事。这样吧,咱今晚的班务会来个简单的。先进行下自我介绍,说说你今年多大,老家是哪里的,城镇兵还是农村兵,家里几口人,你是老几,在家里都干过什么,有什么特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放开胆子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可能是赵子野的话对了路,打开了新兵们的话匣子。谁都没有推辞,或长或短地发起了言。那晚的班务会胜利闭幕。
“该训练的时候好好训练,该玩的时候尽情地玩,这叫劳逸结合。这个周末,咱们到龙门风景区转一转。”看着新兵训练走上正轨,赵子野很是开心。果真在周末带着新兵去了风景区。
龙门石窟,东西两山对峙,伊水南来,远远望去,好像一条飘飞的彩带,东山是龙门石窟,西山是香山寺,寺的北侧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大桥上“龙门”这两个字是陈毅元帅题写的。赵子野对这里很熟悉,给新兵当起了导游。
先入团后入党三年熬个小排长。我三年后当上排长时,赵子野已升任连长了。有时在机关开会碰面,他还打趣我,你这个新兵蛋子进步挺快啊!我则回应他,一般般,比你差远了。
 
赛歌赛番号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分到了一大队三中队。三中队驻扎郑州,负责新组建的武警总队机关办公楼、家属楼及其它附属设施的警卫,有时也帮着搞搞基建什么的。
武警总队大院位于红卫东路23号。因为商城遗址就在附近,这条路后来改叫商城东路,我们的大院改为商城东路23号院,至今也叫这个名字。这条路是通往郑州机场的要道,我修了其中的三十米道路。
当时武警总队大院南门有个出口,经常有人从那里往外偷建筑材料,连队在那里专门设了个岗哨。我上面那班岗的哨兵叫刘彦斌,家是河南新乡的。他特别爱睡懒觉,上岗期间也打瞌睡。每次只要接他的岗,必定看到他抱着枪在岗楼里睡觉。
有一次,我是夜里十一点至凌晨一点的岗,但直到早上七点也没个来换岗的。我猜测哨兵是疏忽大意了,忘了自己的上岗时间。出于无奈,我就脱岗直接回班里。班长袁海龙,黑大个子,南阳人。他刚吃完饭端着碗在溜达,见我疲惫的样子就问:你怎么还在上岗?我说不知道,也没人过去接我岗。班长把情况向上做了反映。连里极为重视,设立了卫兵队长,专门负责叫醒、监督哨兵事宜。从那以后,没听说有类似事情发生。
我们大院的斜对面,就是解放军总参电子技术学院。学院里放电影,连队就组织去看。人家都是军校学员,穿着四个兜的军官服,整齐划一,威风凛凛。我们倒好,除了班长、排长、连长的大衣和军服新些,其他人的穿着大都是旧的。旧军服,旧大衣,说旧还算好听点,有些其实就是破的。因为不会缝补,不少战士的大衣露着棉花,裂着口子,个别人的棉袄袖子黑乎乎的。上级要求严禁调换新兵的衣物,实际上却是屡禁不止。当时规定,士兵服役第四年,可以换一次军大衣。但是一般战士服役期只有三年,所以基本换不上新的军大衣。我多次听老兵说,他开始发的新衣服让老兵换去了。老兵给出的理由很充分,当兵三年,穿身旧军装回家相亲不合适。我的新大衣也是这样被一个副班长借去的。他跟我说,明天要回湖北老家探亲。家里给介绍了个对象,没有件新大衣穿着不好看。把你的借给我穿穿,回来就还给你。副班长话说得挺好,结果直到我调离连队,也没见那军大衣的影子。新军服则让一个班长以同样的名义穿到了他身上。我哭笑不得,那真是“肉包子……”。我的新大衣和军服,是我提干后换发的。
我们穿得不及军校学员,但番号喊得震天响,歌声余音绕梁。值班排长反复拉号:跟电院的战友们比比番号好不好?好!电院战友们的歌唱得好不好?好!再来一个要不要?要!好,呱唧呱唧!立马掌声一片。电影放映前,此起彼伏的番号声、歌声,震得耳朵嗡嗡响。
有个老兵说,咱就是穿得不怎么样。要不然好好捯饬捯饬,说不定能谈上个女军官,那该多带劲!
 
团长竟是“小学生”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刚入伍时,我们的团长姓袁,山东济宁人。袁团长个头不高,身体胖但健壮,大厚嘴唇黑乎乎的,张口就是浓重的山东方言。袁团长是三八式老干部,大概小学文化程度。我听说过很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他胸怀坦荡,秉公办事,把随军家属的工作时刻放在心上,感动了很多人。
那还是改革开放初期,干部晋升与转业刚走上正轨,积累的问题多种多样。随军家属没房住没活干,极大地牵扯了干部们的精力。当时上级规定,职务达到副营级、兵龄达到15年,家属在农村的可以农转非随军。政策是好政策,执行起来却有难度。随军家属怎么也得有个活干,整天呆在家里洗衣做饭,远不是那么回事。问题的焦点在地方政府,随军家属的工作很长时间得不到安排。那年八一前夕,驻地所在的洛阳市政府终于以文件的形式,给了我们团9个就工指标,其中市直机关3人,市属事业单位2人,环卫工4人。政治处对指标落实拿出了初步意见。事关个人切身利益,此事上了团党委会。首长们原则上通过了政治处的意见。可谁都没有想到,袁团长会表示反对。他清了清嗓子说,这种安排方法看似不错,但是我觉得不能这么办。我老伴也就是个农村家庭妇女,把她安排到市委机关能干什么?弄不好还得给咱部队丢脸。司令部那个参谋的媳妇有文化,听说随军前在老家教学,你把她安排到马路上扫大街,这显然不公平嘛。咱可不能仗着自己当领导,把好事都揽到自己手里。干部战士都瞪眼看着呐,咱得给他们做出个样子。我老伴安排她扫大街就行了。她腿脚不灵便,政治处跟地方政府协调一下,就让她扫咱部队门口这一片,扫不好还能监督着她。醍醐灌顶,如雷贯耳,团长都表态了,其他人自然也得跟上,纷纷争着让老婆扫大街。最后,年轻有文化的随军家属都安排进了机关事业单位,4个没工作的团首长家属则安排当了环卫工,就负责打扫我们部队门口。每天早晨,干部战士起床出早操,就会看到团首长夫人们围着头巾在扫大街。
据说,当时参加会议的几个领导感动得眼圈都红了。一个部门领导有感而发,写了篇稿子投给了《解放军报》。时过不久,《解放军报》在头版报眼位置加花边刊出。我看过这篇稿子,记得题目好像是《团长夫人扫大街,洛阳城里传佳话》。
袁团长卸任后,新上任的团长姓王,也是小学文化程度。王团长水平高,本事很大,在用人上有自己的一套。只要你有真本事,他就敢破格使用,时髦的说法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武警部队点多线长,我们团的执勤点遍布在八百里的战线上,桥梁、监狱、劳改场、油库、炸药库等处均有我们的哨兵。有些人才是王团长亲自发现并提拔的,比如司令部作训参谋小周。小周陪王团长下连队检查工作,可能是职业性质亦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小周对整个部队了如指掌,有些连队干部都说不上来的情况,小周脱口而出。军事训练、部队管理、后勤保障,小周说得头头是道。如同山人发现了人参,王团长大喜过望,党委会上力排众议,小周连升两级,从排职直接提拔为中队长。
王团长是个有心人。多方筹集资金,建起了家属楼,随军家属笑逐颜开;在黄河边建起了鱼塘、养猪场、奶牛场,官兵喝上了自己农场生产的牛奶,吃上了自己渔场养殖的鲢鱼、草鱼、鲤鱼。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是何等高的待遇啊!自豪与喜悦写在每个官兵的脸上;注重文化建设,建起了灯光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场,花钱购买摄影摄像器材,选送干部战士外出培训……。当时彩色胶卷有两种,一种美国柯达,一种日本富士,柯达每个20 元,富士每个19元。原来每次买一个胶卷都要申请。王团长知道后把我叫了去,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张啊,买个胶卷还用费那么多劲!以后每次买上300个,由你负责保管使用。不过我跟你说,不能浪费,要给我拍出好照片来,把官兵的风采好好展示展示。
我在排长的位置上干了不长时间,就回到机关担任新闻干事、宣传干事、连队指导员。尽管工作不断调动,但我以山里人的实在,赢得了首长和领导的青睐。我循规蹈矩,从基层到机关,从士兵到军官,从没给他们送过礼,却得到了首长和领导们超乎寻常的教诲、帮助。胡家学、张虎杰、童心田、曹宇翔、孙建华、肖玉申、吴永胜……,待我亲如兄弟。处世之道,官场规则,他们耳提面命,悉心栽培。后来我以营职转业到地方,他们的做人做事风格,让我努力践行,矢志不渝。
 
作者张泉水, 笔名鸿正。1997年8月由武警部队营职军官转业到平度日报社任编辑记者,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平度市新闻中心副主任,平度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平度日报》执行总编。《当代文学家》特邀副总编、《首都文学》特邀副总编。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法制日报》、《中国军法》、《婚姻与家庭》、《大众日报》、《河南日报》、《湖北日报》、《青岛日报》等发表、播出各类作品三千多篇(条)。作品获得多种奖项。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国家旅游总局特约监督员,出版有作品集《我从山中来》。
 

大家都爱看

新邵县白水洞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专题学习活动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 2025年3月26日,为深入贯彻湖南省三会三文精神,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白水洞片区人...更多

2025-03-31 18:48:21

板桥乡人大召开板桥乡十九届人大八次会议闭会期...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李敢 王威彪) 3月21日上午,大祥区板桥乡人大组织召开了板桥乡十九届人大八次会议闭会期...更多

2025-03-28 14:40:38

新邵严塘: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大检查 守护师生“...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 为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2025年新春开学季,严塘镇食安办联合...更多

2025-03-27 16:50:04

板桥乡召开校园安全、“利剑护蕾”暨文体活动工...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谢旭之)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切实保障...更多

2025-03-26 19:57:15

新邵县严塘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

(通讯员孙治华)为进一步弘扬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理念,3月25日,新邵县严塘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为...更多

2025-03-25 19:02:52

安徽铜陵:“双溪调解室”有温度的谈心房

中国新闻在线3月18日安徽电(通讯员 周素雅吴继华)在你们的帮助下,工资终于拿到手了,真的是太感谢了!日前,拿到拖...更多

2025-03-18 18:29:39

板桥乡扎实推进2025年早稻育秧工作,全面夯实农...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谢旭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粮食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全力打好2025年早稻生产...更多

2025-03-18 18:23:22

大祥区板桥乡举行2025年度春季入伍新兵欢送仪式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谢旭之)3月11日,大祥区板桥乡举行2025年年度春季入伍新兵欢送仪式,为5名即将奔赴军营的...更多

2025-03-18 18:19:57

地坪领航里程碑,闪耀奋进鑫晶彩

广西建筑业联合会地坪分会换届大会暨技术交流会广西鑫晶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度答谢晚会 鑫途闪耀,地坪领航。2025年...更多

2025-03-17 13: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