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安徽省阜南县历史文化研究会 积极寻找区域历史文化记忆的碎片

乍暖还寒的初春,细雨绯绯。阜南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按照按照新年的规划,组织骨干会员于2023年2月12日冒雨前行阜南县城北片小润河流域,沿小润河走向,考察了该县许堂乡运河村润河古桥、润河古井及润河出的土古石碑、苏仰泉墓;朱寨镇的古桑树、穆庄牌坊遗址、双沟桥圣旨碑、台家寺遗址、三合村古碑、曹元村三拱桥。在考察中,他们精心寻找历史在小润河流域留下的记忆的碎片,以科学的、求实的态度破解小润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密码。
润河古桥,坐落于许堂乡运河行政村的小润河上。该桥建于明代之前,桥呈拱形,砖石结构,南北横跨运河,高7米,宽3.5米,水面5拱,两头各3拱,共计11拱桥。此桥为当年颍州府通向大别山的必经之路,在各个时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南下时,为防止敌人追击被炸毁两孔,后被修复。润河古桥在淮北地区属罕见的特色大拱石桥,1987年被县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8年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润河古井,润河古桥南头100米东侧有一口古井,该古井现保护在居民院内,井口直径约两米,井壁为青砖砌成,井深约5米,以前井上架有辘轳。上世纪列年代,润河古井是当地百姓的主要水源。该古井的泉眼与北侧的小润河相通,村民夸张的说:过去,放一只鸭子进去,很快就能从河里浮上来!这眼井已废弃,村里给修烂保护起来了。
润河出土的古石碑,目前在许堂乡运河村委会内,是被人砸烂的破碑。据碑上的部分文字,可以确认系清朝时期,当地姓氏文化碑。
苏仰泉墓,位于运河村东大约1500米田野深处。苏仰泉,字伯齐,生于明嘉靖甲午年(1534),卒于万历壬午年(1582),这里过去有苏仰泉将军府第。苏仰泉簪缨世家,文武兼备,德高品正,深受世人爱戴和敬仰,被人称颂为“爱民将军”。据传,苏将军带的兵,被淮河两岸人民誉为子弟兵,农忙时帮助农民劳动生产,淮河经常有水灾,一遇洪水泛滥,苏将军总是带兵抢救难民脱险。苏将军还为镇抚司军队定下几条纪律:一是操练军队不准践踏农民的庄稼;二是不准打骂欺侮老百姓;三是不准奸淫调戏妇女;四是不准抢夺和强买强卖老百姓的衣物钱粮等。如发现有违军纪者按军法治罪。苏将军虽为武职高官,又文武兼备,但为人却谦虚谨慎,从不以强凌弱。平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爱民如子,爱兵似弟。他常时对朋友说:“大丈夫当用武以安天下,修文以定太平,爱民以为已任。”
下午,大家来到在朱寨镇查看两百多年的古桑树、穆庄古遗址、双沟古残碑、台家寺遗址、三合村古碑、曹元村三拱桥。
在朱寨镇考察时,朱寨镇中心校徐广庆主任当了向导。徐广庆介绍,朱寨镇百年以上古树十几棵,有一棵古桑树就位于马路边上,长势茂盛,旁边有一座关帝庙。
穆庄牌坊古遗址,这是个非常古老的村子,到处是青砖、青瓦残片,青青的竹竿园子。向导徐主任找到当地一位退休老教师韩辅仁,据韩老师介绍,他记忆中的辉煌,此地当前时有圣旨碑。后来被镶嵌在旁边1000米远的双沟闸上,也曾被六十里铺派出所拉走几块。韩老师依稀记得当时古牌坊上一副对联: 一守一殉一门奇节;一姑一妇两代完人。是为了表彰当时这个寨子里一个过门后丧夫、一个未嫁而未婚夫丧后再也不嫁之贞女。当朝皇上知晓后,给下了首节圣旨。
台家寺古遗址,这是一处国保级的文物遗址 。曾在1957年出土的青铜龙虎尊(现藏国家博物馆)和饕餮纹尊(现藏安徽博物院)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瑰宝和重器。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三河行政村常白庄自然村南1千米处的润河北岸,分上、下两台家寺。 上台家寺台高出地面6米,南北30米,东西34米;下台家寺台高出地面5米,南北31米,东西32.5米。两台文化层约5米,表层多残砖碎瓦,瓦片上多绳文,系古村落遗址。2019年10月7日,台家寺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润河为古代润水廊道的支流,流经安徽阜南县北部乡镇。做为古代润水廊道的润河,上承“南铜北运”交通线江淮段的北端,下启淮河中游通往中原王都的“南铜北运”交通线的南端,是商周王朝“南铜北运”交通线中的关键一段,地理位置攸关重要。而做为支流的小润河流域,得益于这个“廊道”辐射,历史上亦留下了当时印记。而研究和挖掘这里的历史文化遗迹,把这些历史的碎片贯穿起来,对研究和指导县域文化的传承有其深远的意义。
阜南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致力于地方文史资料整理的立功先生表示:阜南县建县于解放初期,因而阜南县域的历史资料几近空白,区域间文物以及文物遗迹的探索和挖掘工作还很滞后,历史文化研究会一定会致力于探索、挖掘、整理、撰文以志之,为阜南县的历史文化研究尽绵薄之力。我们一定会把残存的历史文物碎片挖掘贯穿起来,用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去解析历史的密码,为社会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通讯员 郭万军、王瑞庆 记者 傅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