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风俗随着时代变—— 柳河岸边“状元村”重文尚武添新规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大钱营有个村史馆,最令村民骄傲的是展厅的墙上列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个村考上大学的200多位人员名单,其中有8名博士,13名硕士,因此,这个村被称为“状元村”。馆内陈列室的墙上有一张村规民约,其中一条写道:“村里凡考上一本科大学生,奖励300元,二本200元,三本100元。”多年来,这个条村规没有变,变得只是由以前的最低50元奖励标准成为现在的200元。10年前,村规又新添一条:“凡考上一名军校生,村里奖励300元,每送走一名大学毕业生,奖励500元。”添了村规风俗变,过去,村里青年考不上大学当兵去,现在是大学毕业去当兵。近些年,“状元村”已经送走11名大学毕业生,其中还有一名女兵。
大钱营村315户人家,家家重视教育,村里年年有人考上大学。在这个村,出2名和3名大学生的人家不在少数。有的人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有的人出国在驻外机构工作。大钱营村那么多“文状元”,与村民重视教育有关。20年前,从乡党委书记职务退休回村的钱金贤,着手写村史。书出版后,闲不住的他把合村后闲置的旧村部建成村史馆,大学生名单上墙,并注明考学时间,考入的大学校名。同时还制定村规民约,小学生考试得到名次,每人奖给文具和学习用品等;考上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大学生,分别奖励500元、400元和300元。大钱营村的这种做法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村民重教育的好风气。村里设关爱教育激励基金联合会,激励基金来自本村有建树大学生的捐助。大钱营村人不仅重视教育,还有着崇军尚武的优良传统。解放前后,为新中国的政权建立,有10多人先后献出年轻生命。一位叫钱汪氏的村妇,她的大儿子被国民党拉壮丁杳无音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钱汪氏又把身边唯一的儿子送到朝鲜战场,自己却成了烈属。淮海战役前夕,已经参加工作的钱启仁被派往阜阳分区田家庵兵站做支前工作,成绩显著,荣立二等功,成为大钱营村的第一位功臣。以后,每有人参军入伍,都要到村史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给他们讲钱汪氏和钱启仁的故事。高中毕业去当兵的钱凯航、钱龙、钱兵等人都在部队荣立三等功。
村里除了奖励军人家庭300元钱外,还把他们的父母接到村史馆,开座谈会,营造的不光是“一人立功,全家光荣”氛围,还形成了“一人立功,全村光荣”的大环境。随着征兵政策发生变化,大学毕业生成为重点征集对象。村民重文尚武,思想也在变,由过去的“考不上大学当兵去,到大学毕业送子去当兵。”2013年,村民钱坤就把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女儿钱瑞瑞送去当兵,成为村里第一个参军入伍的农家女孩。村里发给她300元奖金,钱瑞瑞又把这笔奖金捐赠给村教育激励基金会。她说,把这笔钱用到村里孩子的教育上,他们大学毕业后也跟我一样去当兵。让我们村既出“文状元,”也出“武状元。”
近几年,村里参军入伍的大学毕业越来越多。2020年,安徽体育职业学院毕业的钱海松,入伍到空降兵部队服役。2021年,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钱壮壮参军去了火箭军部队。村史馆负责人钱金贤对来村送立功喜报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说:“大学毕业生当兵有奖励,是大钱营立的新村规,以后的大学毕业生当兵,这条村规不会变!”
( 李 芳/文)

责任编辑:傅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