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28日,深秋的长沙,似乎暑气未褪。没有预想中的秋凉,反而带着几分季节错位的恍惚。午后的阳光依旧灼人,空气中裹着热气吹过。把五一广场的柏油路晒得泛出微光,梧桐叶边缘蜷着一点焦意,却迟迟不肯褪尽盛夏的浓绿。我攥票随众踏入王府井十楼电影院放映厅,全景观看电影《731》。
观看时影厅里很安静,只有影片里的风雪声、仪器运转声,偶尔传来邻座压抑的抽气声。电影开场镜头是1940年的哈尔滨深秋,铅灰色的天空下,平房区的雪地泛着冷光。镜头没有直接对准血腥场面,却用细节勾出令人窒息的绝望:被关在铁笼里的人蜷缩着,身上的单衣结着冰碴;实验人员穿着白大褂,面无表情地记录着“实验体编号”;铁丝网外,枯树枝上挂着的破布,像极了受害者来不及闭上的眼睛。
片头有一段泛黄的史料影像:上世纪30年代的东北荒原,寒风卷着雪粒,低矮的营房上飘着刺眼的太阳旗,镜头掠过“特别军事区域”的木牌,冰冷的字幕缓缓浮现——“731部队,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实则为进行细菌战研究的秘密军事基地”。这短短几行字,像一把钝刀,瞬间划破了厅外秋阳下的轻松,将观众拽进那段浸满血泪的历史深渊。
电影没有刻意渲染血腥场面,却用克制的镜头语言,让历史的残酷直抵人心。实验室里,被称为“马路大”的中国平民、战俘,像待解剖的标本一样被标记编号;低温实验中,受试者的手臂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里逐渐僵硬,最终变成一触即碎的冰块;细菌弹实验场,村庄在无声的瘟疫中沦为废墟,孩童的啼哭与老人的呻吟渐渐消散在风中。最让我心悸的,是一个年轻母亲的镜头:她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眼神里满是绝望的哀求,而实验人员却面无表情地记录着数据——这份对生命的漠视,比任何血腥画面都更令人窒息。
影片没有将角色脸谱化,而是在历史的框架下,刻画了不同立场者的挣扎。军医石井四郎的狂热与冷酷,研究员小林的良心觉醒与最终的沉默,看守佐藤的麻木与偶尔的动摇,还有那些“马路大”在绝境中依然未熄的求生欲——比如一位老者偷偷在墙角刻下“中国不会亡”,比如几个年轻人试图策划逃跑却最终失败。这些细节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他们的痛苦、抗争与牺牲,都真实得仿佛能触摸到。电影结尾,当日本战败后,731部队为销毁罪证,炸毁了实验基地,将大量细菌资料带回日本,许多战犯逃脱了审判。镜头慢慢拉远,废墟上长出了第一丛野草,阳光穿透云层洒下来,旁白缓缓响起:“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那一刻,我身旁传来低低的啜泣声,我自己的眼眶也早已湿润。导演没有刻意渲染血腥,却用对比让“恶”变得更加具象:一边是白大褂下的“理性”,一边是田埂上的“生命”;一边是“为国家服务”的借口,一边是无数家庭的破碎。这让我想起“工具理性”的理论——当人们只追求“手段的有效性”,而忽略“目的的正当性”时,理性便会沦为恶的帮凶。那731部队的成员,其中很多人是应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科学家,却在军国主义的洗脑下,把“研究细菌武器”当成“爱国使命”,把“活体实验”当成“科学突破”,最终让“理性”变成了屠杀的工具。
影片里有个细节很戳人:一位曾参与实验的日本研究员,晚年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张当年的照片——照片上,他和同事们站在实验室前合影,脸上带着年轻的笑容,而背景里,铁笼后的人正望着镜头,眼神里满是恐惧。研究员捧着照片,手不停颤抖,嘴里反复念叨:“我当时怎么没看见……我怎么没看见啊……”其实他不是“没看见”,而是被“集体无意识”的恶所裹挟,主动屏蔽了良知的声音。这让我想到“沉默的大多数”理论——当恶行发生时,沉默不是中立,而是对恶的纵容。当年731部队的暴行,不仅是执行者的罪,更是那些知情却选择沉默的人的罪;就像如今,我们若对历史失忆,对恶行漠视,便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影片结尾,银幕上跳出一组数据:731部队在华期间,共进行活体实验数千次,杀害无辜民众数万人。数据消失后,画面切回现代的哈尔滨平房区——深秋的阳光洒在“731部队遗址纪念馆”的墙上,一群孩子举着鲜花,在纪念碑前鞠躬。镜头慢慢拉远,纪念馆外的银杏树叶金黄一片,风吹过,叶子落在纪念碑前,像在诉说着什么。
走出影院时,夕阳已经西斜,午后秋日依然没有感到一丝凉意,五一广场依旧是车水马龙,穿短袖的人群仍挤得满当,游客举着手机拍商圈大屏,小摊前队伍绕了弯。年轻人们三五成群,说笑之声盖过车流声,偶尔传来打卡点的欢笑呼声。
我感慨:我们当下和平环境中的社会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美好。
走上街头,刚才还觉得火辣的太阳,此刻却感觉格外温柔——我忽然明白,这份温柔不是空思而来,是无数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撑起的保护伞,是历史教会我们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寸光阴。我们观看《731》这部电影,绝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提醒我们:眼前的和平与美好,是用无数人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们对历史的铭记,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前行,让悲剧不再重演,让和平永驻人间。。
回家的路上,沿途依旧是车水马龙,我看到路边的小贩在卖糖炒栗子,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旁边传来说声、笑声,我思量着在各个岗位上快乐工作着的人们,这些平凡的日常,这国泰民安的景象与影片中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完《731》后,一切都变得格外珍贵。。。。。。
我想起电影里那些没能看到春天的人,那些没能陪伴孩子长大的父母,那些没能等到祖国强盛的战士——他们用生命为我们铺就了通往和平幸福的道路,我们能做的,就是铭记历史,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让他们的牺牲不再白费。
就像那段沉重的历史,它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提醒我们敬畏生命、热爱和平,用自己的力量,让这片土地永远充满阳光与希望。这,或许就是《731》这部电影最深刻的意义——它让我们在回望历史的同时,更懂得如何走向未来。(作者:彭文)
大家都爱看
-
青岛市炎黄文化研究会:赴庆阳出席岐黄文化论坛...
中国新闻在线网9月29日青岛电(记者 武臣)9月26日至28日,2025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在庆阳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共...更多
2025-09-29 12:37:34
-
“品牌物联”正式上线 科技赋能开创乡村振兴与...
中国新闻在线陕西讯(文图:君亚妮) 9月27日,以深入推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品牌物联平台上线发布会在西安市奥...更多
2025-09-28 21:24:14
-
西藏浪卡子县特色农牧产品在山南市特色产品暨南...
中国新闻在线网西藏讯 (通讯员:曲尼桑姆)在9月20日至26日为期七天的雅砻文化节展销活动中,浪卡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更多
2025-09-28 13:34:10
-
让市民尝到山里美味 让农民赚到城里票子
绛县特优农产品才上关公文化旅游节 又办运城万达广场消费帮扶展 中国新闻在线山西讯(通讯员:张广瑞) 9月26日,为期...更多
2025-09-28 12:06:16
-
珠城义工之花“侠姐”
中国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在安徽,而安徽蚌埠,则是传说中珍珠仙女的故乡。因盛产河湖珍珠,蚌埠也得名珠城。...更多
2025-09-28 09:58:57
-
2025第七届小米产业发展大会暨沁州黄小米产销对...
中国新闻在线山西讯(文图:贺文生 关晓云 刘玉萍) 9月27日,由山西农业大学、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中...更多
2025-09-27 20:18:01
-
固始:观摩学习新技术 共探粮食发展之路
金秋九月,桂馥稻香。9月22日上午,固始县嘉禾优系列高产优质国审籼粳杂交稻生产技术观摩交流会在胡族铺镇拉开帷幕,近...更多
2025-09-26 15:22:06
-
以爱为舟,守护教育星河 ——记新宁县塘尾头学...
在教育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人如璀璨星辰,用自己的光芒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新宁县塘尾头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肖惠翔,就...更多
2025-09-25 00:12:16
-
趣味劳动剥瓜藤 师生竞赛欢乐多——杨林镇新亭...
(通讯员:李娜 张堃)为丰富校园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师生劳动意识与协作精神,2025年9月23日,我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更多
2025-09-25 0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