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山道人—龙的传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以龙为图腾,将龙的精神融入民族的血脉,铸就了独特而坚韧的文化根基。从古老传说到现代传承,龙所承载的不仅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仰与力量,成为连接古今、贯穿天地的精神纽带。
中国社会管理科学院龙文化研究员陈兆威
“古今中华龙之魂!境界层次非等闲!”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始图腾,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象征。它诞生于远古时期,伴随着华夏民族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从简单的部落符号逐渐成为集众多美好品质和强大力量于一身的神圣形象。在古人的想象中,龙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掌控着自然的力量,是权威、尊贵和祥瑞的象征 。这种对龙的崇拜,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的形象愈发丰富和立体,融入了更多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无论是皇家宫殿上的龙雕,还是民间节日里的舞龙表演,龙的身影无处不在,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追求卓越。
“元根古今技与叶!参天古树通天地!”如果说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那么古树则是这一精神的物质载体,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大地上,许多古树历经数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如黄帝手植柏,树龄约5000年,被称为“世界柏树之父”“中华第一柏”。它不仅是大自然的奇迹,更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无言史书,见证了从石器敲击到数字浪潮的文明迁徙,诉说着从未中断的文明密码。这些古树,宛如一位位沉默的长者,扎根于华夏大地,将古老的记忆与文化传承至今。它们的存在,让我们得以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岁月的沉淀,领悟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每一片树叶、每一道纹理,都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汗水,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星层万斗界无穷!身形亿万数不尽!”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如同浩瀚宇宙般广阔无垠,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从《易经》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到唐诗宋词中对情感与生活的细腻描绘;从古老的四大发明,到精美的传统工艺,无一不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卓越创造力和深厚文化底蕴。这些文化成果,犹如星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时,中华民族的庞大群体也如同繁星般众多,每一个个体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为民族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尽管个体渺小,但汇聚在一起,便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强大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苍生万物根脉,百川归海有始终。”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是苍生万物的根脉所在,它滋养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灵,赋予我们归属感和认同感。无论身处何方,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我们始终铭记自己的根在中国,自己是龙的传人。这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使得中华民族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正如百川归海,无论河流多么蜿蜒曲折,最终都将汇聚于大海的怀抱。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也将所有华夏儿女紧密相连,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荣辱,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信仰,不断传承和发展,让中华民族的根脉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深厚。
“东方文脉诉根源!震撼九州龙之心。”东方文脉源远流长,它以龙的精神为核心,以古树等文化遗产为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情感。龙的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勇敢、智慧、团结和进取,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也要珍惜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传承东方文脉,让后人能够领略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当深入挖掘龙文化和东方文脉的内涵,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创新相结合,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让我们以龙的传人自居,怀揣着龙的精神,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书写属于中华民族的崭新篇章,让龙的精神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寻华夏魂探文脉源
华夏长河龙作魂,图腾一脉铸精根。
古今圣志非凡响,岁月图腾意万钧。
远古初萌随世衍,神通瑞兆梦常存。
皇家殿上雕龙显,市井街头舞影奔。
鼓舞人心催奋进,激扬士气唤贤昆。
元根古树如天柱,阅尽沧桑载史痕。
黄帝柏龄逾五千,文明迁徙迹犹存。
叶含智慧传先辈,纹刻艰辛记故园。
沉默长身凝岁月,扎根厚土育民藩。
星河浩瀚精神界,智慧光芒若斗繁。
易理精深窥万象,诗词妙韵诉千言。
发明四宝惊环宇,技艺诸般耀世门。
亿万身形同璀璨,微光汇聚破重阍。
苍生共系根和脉,百转川流海作源。
民族同心凝浩气,风云起处志弥坚。
东方文脉渊源远,龙韵悠扬震九原。
古慧今新相汇聚,辉煌再铸耀乾坤。
龙耀新程
华夏飞龙浩气扬,千秋奋进韵悠长。
自强不息承宏脉,崛起图强壮国纲。
十亿同怀兴国志,九州共筑复兴梁。
风云际会新时代,龙舞苍穹绽炜煌。
大家都爱看
-
下花桥镇开展野生菌销售专项检查,守护群众“舌...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 陈明)8月14日上午,邵阳县下花桥镇人民政府组织镇人大代表、镇食安办、市场监管所等部门...更多
2025-08-17 17:19:03
-
第三届“中国好烟叶”聚碳肥发展大会 暨中农瑞...
2025年8月7日,第三届中国好烟叶聚碳肥发展大会暨北京中农瑞利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庆典在中国许昌成功...更多
2025-08-08 14:14:10
-
高“烤”下的固始农业生产
盛夏时节,豫东南大地热浪滚滚,蝉鸣阵阵。近日,走进固始县胡族铺镇,在这热与闹之中,乡间田野涌动着化不开的浓绿与忙碌,...更多
2025-08-06 09:17:13
-
童心绘生活,彩笔颂英雄——青岛新100产业园儿童...
中国新闻在线8月2日青岛电(记者 海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8月1日上午,小羽画军魂,致敬八一节儿童绘画作品...更多
2025-08-02 10:58:36
-
河南睢县:道德模范组织援越抗美老兵“八一”相...
中国新闻在线河南讯(通讯员 王丽娜)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传承爱国拥军精神,致敬关爱革命前辈...更多
2025-08-01 17:34:18
-
山西绛县迎八一“农行杯”双拥篮球比赛圆满谢幕
中国新闻在线山西讯(通讯员 张广瑞 ) 7月29日晚,由山西省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绛县农业银行赞助的全县迎八一...更多
2025-07-31 22:43:19
-
军地联合慰问“暖人心”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 :陈旭强)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为扎实做好双拥工作,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更多
2025-07-31 21:30:24
-
山西绛县成立校外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
中国新闻在线山西讯 (通讯员 张广瑞 王钰) 近日,绛县校外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该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更多
2025-07-31 12:31:41
-
王谦《平复帖研究》新论:翰墨钩沉二十载 破茧...
中国新闻在线(特约记者潘修雷)王谦新著24万字《平复帖研究》,融书法家之执着、新闻人之求真、学者之严谨于一炉。积二十载...更多
2025-07-30 14: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