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有光,河南南阳人,1987 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在全国根雕、玉雕、美术、速写等艺术领域享有盛名。人们称他为三绝:人绝、画绝、雕绝。他的根雕作品神态妙趣、活灵活现,每一件都是寓意深远的艺术品。现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东方文化高级艺术顾问。曾获得中华文化艺术名家、民族品牌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南阳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中华著名艺术家、世界杰出华人协会会员、世界杰出华人、中华国礼艺术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非遗根雕艺术大师等荣誉称号。中国艺术建筑委员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特聘客座教授。北京艺韵阁书画院艺术创新顾问,副院长。中央电视台授予李有光艺术名家工作室。被世界文化协会命名为中华国粹艺术传承人工作室。2023 年被聘任为人民书画报主席。2025年6月被中国书画交易中心聘为主席,长期任职。同年7月,还被评为中国文学艺术界杰出贡献功勋艺术家 、2025全球影响力艺术家、2025国际高峰艺术大家终生成就领袖奖;被聘为中国书画交易中心主席一职,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代表作品。
我国的木雕根雕艺术发展与李有光密不可分。本世纪初,李有光受镇平老一代玉雕大师邀请到镇平县办厂制作根雕,镇平县是当时全国较大的玉雕市场,当时木雕根雕艺术还未得到充分发展,玉器配制底座一般只是平板座和简单木雕座。李有光常年深入农村培养民间根雕艺术人才,并在镇平老三一二国道与石佛寺路交叉口没多远设根雕厂制做根雕,以根雕艺术和玉雕艺术相结合的新艺术形式,配制出根艺艺术玉器底座来。这一创新得到社会市场的广泛赞誉,深受镇平乃至全国玉雕界欢迎,生意火爆。南阳工信局省工信厅的诸位领导亲自到李有光大师厂里视察,并设为省市工信局石佛寺五大重点视察点单位,带领南阳市电视台到现场录制电视宣传片在省市电视台播放。这吸引了各地根雕艺人来镇平县学习交流,逐渐形成了石佛寺根雕木雕市场。如今,镇平县的根雕木雕市场业已形成较大规模,根雕玉器底座这一艺术形式也通过李大师的发明和推广,在全国得到普及。
李有光的根艺作品特点在于:以一个完整树根不拼接并且很少雕刻做成为一件艺术品。根艺遵循根的意志,引伸根的生命状态和伟大艺术瞬间,以独特的自然、刻划入微强烈的动态、完美的形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历史性等。其作品不仅形神兼备,更能折射出特定时代的精神内核或重要历史事件的整体风貌。同时刀功简练,形态自然,思维独特,追求气韵生动,注重细节刻画,通过强烈的形态对比凸显张力,得到美术界名流的广泛好评,被全国各地收藏家视为收藏上品而广为收藏。
多年来,李有光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工作,刻苦研究根雕艺术创作。他曾荣获 “天下第一鹰”、“雕艺甲天下” 等美誉。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级金银大奖。获殊荣后更加如痴如迷,视艺术为生命。人们称其为 “化腐为奇独称君” 的根艺奇人、百变鬼才,各级媒体先后以 “生命的点化”、“贫穷的富者”、“追寻草原英雄小姐妹”、“执着铺就艺术路” 等为题对其进行宣传报道。
此外,李有光还致力于钢笔人物速写,为二月河、乔典运、柳建伟、周大新、曹西平、姬国强、周同宾、龙梅、玉荣、泥猴张、朱建峰等国内一百多位名人做钢笔速写像,用收藏家的话来说:李有光艺术是狂放艺术、情感艺术,是空气和天地浸润的怪精灵,是绽放异彩的一朵艺术奇葩!
李有光大师的根雕等艺术作品饱受赞誉。
1998年,根雕“老子求教”荣获《大地之光》一等奖;1999年,根雕作品“神色”获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一等奖;2006年在第六届“威龙杯”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中荣获 “银奖”。2013 年8月根雕作品“龙”获南阳市第二届“大师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同年,根雕作品“一篮果实”获南阳市第二届“大师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根雕作品“财神”获南阳市第二届“大师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根雕作品“大展宏图”获南阳市第二届“大师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2018 年,荣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十三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全国两会重点推荐:人民艺术家称号;2019年,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23年中国杭州亚运会艺术形像大使荣誉称号;同年在第四届 “璀璨文学奖”全国诗词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2024年,李有光大师受聘人民书画报理事会主席;1月,被授予典藏级艺术名家,中国文学界艺术人物;3月,受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7月,被授予时代艺术传承代表人物荣誉称号;10月,荣获中国当代艺术奖金奖;11月,工作室被授予“中华国粹艺术传承人工作室”;2025年被评为中国艺坛影响世界风云榜上榜人物;环球艺术不朽丰碑奖国际殿堂级大师;1月,获中国书画白玉兰金奖;4月,获达芬奇国际艺术金奖;同年获梵高国际艺术大赛特等奖、世界艺术终身成就奖、世界艺术不朽丰碑奖、年度最高中国艺术功勋成就奖。
妙手裁云木,刀笔写春秋
—— 李有光根雕艺术的人文精神与美学境界
一、根魂为骨:自然与匠心的哲学对话
当李有光以 “不拼接、少雕刻” 的创作原则面对树根时,他手中的刻刀便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媒介。在《天下第一鹰》中,鹰首的扭转弧度恰是树根天然结节的延伸,羽翼的翻卷之势源自根材肌理的走向,而鹰眼的锐利则通过一道浅刻的凹槽点睛 —— 这种 “以根为形,以意赋神” 的创作逻辑,让长白山红松根的沧桑年轮化作了振翅欲飞的生命意象。正如他所言:“根雕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聆听根的诉说,让沉睡的年轮在时空中重新搏动。” 这种对 “根的意志” 的敬畏,在《草原英雄小姐妹》中体现得尤为深刻。他选取内蒙古沙地柏的匍匐根系,将姐妹俩护羊的动态隐入根材天然的蜷曲形态:姐姐俯身的背脊是根瘤的自然隆起,妹妹伸展的手臂源自侧根的生长走向,暴风雪的意境则通过根皮皴裂的质感来表达。美术评论家王仲曾评价:“他的作品让根材完成了从‘植物遗体’到‘文化载体’的蜕变,每一道疤结都是自然与历史的双重印记。
二、刀笔如诗:极简技法中的美学张力
李有光的雕刻刀下,藏着中国传统美学 “留白” 的智慧。在《雄踞》(虎题材根雕) 中,他仅用三刀刻画虎口轮廓,却通过根材天然的折角模拟虎颈扭转的力度;虎眼未施一刀,却利用树根蛀洞与光斑的巧合形成 “瞳仁”,这种 “以无胜有” 的处理,让观者在想象中补全猛虎的威慑力。这种技法源自他对西安美院所学 “构
当李有光以 “不拼接、少雕刻” 的创作原则面对树根时,他手中的刻刀便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媒介。在《天下第一鹰》中,鹰首的扭转弧度恰是树根天然结节的延伸,羽翼的翻卷之势源自根材肌理的走向,而鹰眼的锐利则通过一道浅刻的凹槽点睛 —— 这种 “以根为形,以意赋神” 的创作逻辑,让长白山红松根的沧桑年轮化作了振翅欲飞的生命意象。正如他所言:“根雕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聆听根的诉说,让沉睡的年轮在时空中重新搏动。” 这种对 “根的意志” 的敬畏,在《草原英雄小姐妹》中体现得尤为深刻。他选取内蒙古沙地柏的匍匐根系,将姐妹俩护羊的动态隐入根材天然的蜷曲形态:姐姐俯身的背脊是根瘤的自然隆起,妹妹伸展的手臂源自侧根的生长走向,暴风雪的意境则通过根皮皴裂的质感来表达。美术评论家王仲曾评价:“他的作品让根材完成了从‘植物遗体’到‘文化载体’的蜕变,每一道疤结都是自然与历史的双重印记。
二、刀笔如诗:极简技法中的美学张力
李有光的雕刻刀下,藏着中国传统美学 “留白” 的智慧。在《雄踞》(虎题材根雕) 中,他仅用三刀刻画虎口轮廓,却通过根材天然的折角模拟虎颈扭转的力度;虎眼未施一刀,却利用树根蛀洞与光斑的巧合形成 “瞳仁”,这种 “以无胜有” 的处理,让观者在想象中补全猛虎的威慑力。这种技法源自他对西安美院所学 “构成主义” 的本土化转化 —— 将西方造型逻辑融入 “写意” 传统,使《八骏图》系列中马的鬃毛借根须自然垂落,马蹄的腾跃之势依根材弯曲弧度而定,达成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的视觉节奏。其动态捕捉更具开创性。《敦煌飞天》根雕中,飞天的飘带完全依托树根分叉的自然形态,他仅在飘带末端稍作打磨,便让崖柏根的扭曲线条化作随风舞动的韵律;而人物面部则利用根材凹陷处略施浅刻,眉骨与鼻梁的起伏全凭根材肌理天成。这种 “借势而为” 的创作,使作品兼具汉代画像石的雄浑与宋代工笔画的精微,被《中国根艺》杂志誉为 “动态雕塑的活化石”。
三、文化为脉:从地域叙事到时代精神
在南阳汉画馆的灵感启迪下,李有光将楚文化的浪漫基因注入根雕创作。《屈原行吟》以伏牛山老藤根为材,屈原的冠冕是根瘤自然形成的凸起,衣袂的褶皱借根材纵裂的纹理表现,而 “路漫漫其修远” 的忧思,则通过根材底部一道深壑般的疤结来隐喻。这件作品被南阳历史文献记载为 “用树根书写的楚辞”,其地域文化符号的转化能力,让中原文明的厚重感在根雕中获得新生。 他的创作更承载着时代记忆。2008 年汶川地震后,他耗时三年创作《生命树》,以四川震区搜集的青冈树根为原料,将断裂的根体化作托起孩童的手掌,树心空洞处嵌入铜铸的和平鸽 —— 这种 “残缺中孕育希望” 的表达,使自然灾难的创伤记忆转化为生命力量的赞歌。该作品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时,被《人民日报》评论为 “根雕艺术介入公共叙事的典范”。
四、跨界熔铸:三绝合一的艺术版图
作为 “人绝、画绝、雕绝” 的三绝艺术家,李有光的根雕与书画形成奇妙互文。他的山水画常以根雕作品为母题,《伏牛根魂图》长卷中,树根的虬曲线条化作山峦轮廓,根须的分布转化为江河脉络;而书法创作更显根雕的筋骨 —— 行草作品中 “飞白” 笔法的枯墨效果,恰似根材皴裂的质感,其《大风歌》书法被评 “笔走龙蛇,如根盘石”。 这种跨界思维在玉雕中亦见锋芒。《丝绸之路》玉牌上,他将根雕的 “借势” 理念用于玉石俏色:白玉部分雕成驼队,墨玉部分化作沙漠,而玉料天然的绺裂则被处理为古驿道的车辙。这种 “因材施艺” 的哲学,使他在 2016 年获 “中华传统工艺大师” 称号时,评委给出评语:“他打破了工艺门类的壁垒,让材料本身成为艺术语言的原点。”
五、薪火相传:从个人丰碑到文化坐标
南阳市委组织部为其撰写的传记中,特别记载了他对民间工艺的推动:自 2000 年起,他在南阳创办 “根艺传习所”,将伏牛山根材处理技术、“三分雕七分借” 的创作法则系统化传授,培养出 37 位省级工艺美术师。其工作室被世界文化协会命名为 “中华国粹艺术传承人工作室”,电教片《根魂》在央视播出后,引发全国根雕界对 “南阳流派” 的关注 —— 这种将个人艺术转化为文化传承的实践,使他超越了艺术家个体,成为地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如今,当观者在博物馆面对李有光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根雕时,看到的不仅是九曲黄河的根材塑形,更是一位艺术家以四十年光阴,在自然与人文之间刻下的精神坐标。正如《人民书画报》在其担任主席时的评价:“他让树根成为历史的刻刀,在时光中雕琢出属于中国的艺术史诗。”
(文:著名书画评论家罗成)
李有光老师优秀作品展:











大家都爱看
-
下花桥镇开展野生菌销售专项检查,守护群众“舌...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 陈明)8月14日上午,邵阳县下花桥镇人民政府组织镇人大代表、镇食安办、市场监管所等部门...更多
2025-08-17 17:19:03
-
第三届“中国好烟叶”聚碳肥发展大会 暨中农瑞...
2025年8月7日,第三届中国好烟叶聚碳肥发展大会暨北京中农瑞利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庆典在中国许昌成功...更多
2025-08-08 14:14:10
-
高“烤”下的固始农业生产
盛夏时节,豫东南大地热浪滚滚,蝉鸣阵阵。近日,走进固始县胡族铺镇,在这热与闹之中,乡间田野涌动着化不开的浓绿与忙碌,...更多
2025-08-06 09:17:13
-
童心绘生活,彩笔颂英雄——青岛新100产业园儿童...
中国新闻在线8月2日青岛电(记者 海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8月1日上午,小羽画军魂,致敬八一节儿童绘画作品...更多
2025-08-02 10:58:36
-
河南睢县:道德模范组织援越抗美老兵“八一”相...
中国新闻在线河南讯(通讯员 王丽娜)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传承爱国拥军精神,致敬关爱革命前辈...更多
2025-08-01 17:34:18
-
山西绛县迎八一“农行杯”双拥篮球比赛圆满谢幕
中国新闻在线山西讯(通讯员 张广瑞 ) 7月29日晚,由山西省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绛县农业银行赞助的全县迎八一...更多
2025-07-31 22:43:19
-
军地联合慰问“暖人心”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 :陈旭强)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为扎实做好双拥工作,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更多
2025-07-31 21:30:24
-
山西绛县成立校外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
中国新闻在线山西讯 (通讯员 张广瑞 王钰) 近日,绛县校外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该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更多
2025-07-31 12:31:41
-
王谦《平复帖研究》新论:翰墨钩沉二十载 破茧...
中国新闻在线(特约记者潘修雷)王谦新著24万字《平复帖研究》,融书法家之执着、新闻人之求真、学者之严谨于一炉。积二十载...更多
2025-07-30 14: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