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临沧永德县的深山中,隐藏着一个以黑为美的神秘族群——彝族支系俐侎人。他们身着黑色服饰,头戴黑布包头,被称为“黑衣部落”。俐侎服饰不仅是民族身份的象征,更是一门传承千年的技艺,凝结着自然信仰、族群记忆与匠人智慧。2023年,这项技艺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民族文化的“活态基因库”。

俐侎服饰的制作需历经10余道工序,耗时数月甚至一年,每一步都承载着对传统的坚守:
纺线织布:以棉线为原料,用传统木质织布机手工织造,布料厚实耐磨。俐侎妇女尤二妹提到,织布时“吱呀”声与山间鸟鸣交织,是村寨独有的旋律。
靛染秘技:采用自种蓝靛叶为染料,经浸泡、熬煮、捶打等工序,布料反复浸染至深邃的蓝黑色,色泽历久弥新。
刺绣点睛:袖口、衣襟处绣以几何纹样或花鸟图案,黑底彩线对比鲜明,既保留古朴韵味,又融入现代审美。
一套新娘装需耗时两年完成,售价可达上万元,成为收藏者眼中的“非遗艺术品”。

俐侎人以黑为美,服饰中蕴藏深厚的文化意涵:
自然崇拜:黑色象征土地与黑夜,体现俐侎人对自然的敬畏;银饰与彩色绣纹则寓意日月星辰,构成宇宙观的缩影。
生命仪式:少女戴花格包头,婚后换纯黑头饰,服饰变化标记人生阶段;新娘装的繁复工艺,承载着母亲对女儿婚姻的祝福。
节庆灵魂:在“桑沼哩节”(情人节)等传统节日中,俐侎人身着盛装,跳芦笙舞、唱情歌,服饰成为传递情感与文化认同的纽带。

面对现代化冲击,俐侎服饰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活力:
匠人坚守:72岁的省级传承人李从妹,47年带徒50余人,她说:“每一针线都是祖先的叮咛”。
产业赋能:乌木龙乡60余名妇女成立合作社,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服饰,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蓝靛种植面积达2500亩,形成“种染销”一体化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
文旅融合:永德县打造“桑沼哩文化旅游节”,游客可体验织布、试穿服饰,非遗技艺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

临沧市政府通过拍摄纪录片《非遗记忆》、设立传承人补助(省级8000元/年)、建立传习所等举措,守护这项千年技艺。年轻一代设计师将俐侎纹样融入现代时装,登上国际舞台,让“黑衣美学”惊艳世界。

一针一线织万象,黑衣无华载千年。俐侎服饰不仅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更是走向未来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共同见证,这朵深山中的非遗之花,如何绽放出时代的光彩!
来源:临沧文旅
记者:张亚军
编辑:张红飞
编审:黄平
记者:张亚军
编辑:张红飞
编审:黄平
大家都爱看
-
陈家坊镇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 胜利召开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 (通讯员:陈梦婕) 4月16日,新邵县陈家坊镇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胜利召开,县镇人大代表...更多
2025-04-16 23:16:28
-
严塘镇:“向阳花”开正当时 利剑守“未”护成长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 通讯员:谢玉玲 4月15日,新邵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在严塘镇初级中学开展 利剑护蕾,守...更多
2025-04-15 21:04:14
-
新邵县严塘镇烟竹村开展防汛山洪地质灾害综合应...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 (通讯员 孙治华) 4月15日,为普及我镇村民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我镇应急管理抢险救灾能力,我镇...更多
2025-04-15 21:00:46
-
严塘社区上演爱心“加速度” 邻里温情护航生命通道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 (通讯员:刘姣榕) 近日,严塘社区15组居民何一良一家因一场意外陷入困境,牵动了全社区的心。其...更多
2025-04-15 20:30:03
-
严塘镇:宣传培训润心田 交通安全开新篇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 通讯员:陈伟 为提升农村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20...更多
2025-04-15 20:25:36
-
邵阳市“讲红色故事,唱强军赞歌”红色文化比武...
红色基因永传承,强军赞歌响邵阳——邵阳市讲红色故事,唱强军赞歌红色文化比武决赛圆满落幕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 4月...更多
2025-04-15 20:18:42
-
新邵县坪上镇:公益团队慰问抗美援朝老兵温暖人心
中国新闻网 湖南讯 4月10日,邵东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申旺班公益团队会同新邵县大同公益协会一行,携带慰问金和慰问品分别...更多
2025-04-11 00:39:56
-
琥珀封存的时光密语——观卢军先生水彩画有感
在青岛的艺术版图上,卢军的名字如同一幅淡雅而深邃的水彩画,既承载着教育者的厚重底蕴,又流淌着艺术家的浪漫诗性。八大关...更多
2025-04-10 14:53:21
-
新邵县第二中学:家校携手 共育未来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 4 月 3 日,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增进每一位家长对学校工作及...更多
2025-04-10 00:46: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