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五华 五华区梨花节盛大启幕

来源:  编辑:   时间:2025-03-15 22:08:44

3月15日,五华区梨花节在西翥街道陡普鲁社区白泥塘村盛大启幕,届时将从赏、听、看、食、动、趣、赛等多个层面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丰富多元的体验。本届梨花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为主题,融合非遗文化、乡村文旅与生态经济,通过多元活动展现“农文旅”融合新图景,吸引众多游客共赴春日之约,展现出一幅五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曾经,白泥塘宛如一颗蒙尘的明珠,深陷发展困境。作为山区以梨产业为主导的村落,虽坐拥千亩梨园,春赏繁花似雪、秋品硕果香甜,梨品质上乘,却无奈被诸多难题掣肘。一方面,村内环境脏乱差,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横流,极大影响村民生活质量与村庄形象;另一方面,交通条件较差仿若一道天然屏障,蜿蜒狭窄的村道让梨果运输困难重重,增加成本的同时还延误上市时机,也让市民游客对梨园美景望而却步。

特别与临近滇池的农村相比,除了交通等劣势,白泥塘缺水问题尤为突出,水利设施匮乏,灌溉水源不足,梨树生长受限,果农们只能望天兴叹,村民增收致富之路崎岖坎坷,全村发展停滞不前,亟待破局。


面对困境,五华区高位统筹、因地制宜,将“乡村振兴示范村”作为白泥塘村的发展思路,以梨为媒大力发展农业,以节兴产打造“梨花节”等农文旅IP,以产赋能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态势,进一步促进农业提质、产业增效、农村宜居、农民增收,探索出“政府引导——基层党建引领——发动群众改善人居环境——引入市场主体市场化运营——突出产业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群众和集体增收”的乡村振兴发展“五华模式”,成功破局。



五华区通过进一步夯实陡普鲁社区党建根基、建强组织架构,提效基层治理。社区党委10个支部规范化创建100%达标,组织社区“两委”成员集中参加“万名党员进党校”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在前期乡村治理经验基础上,坚持社区组织领动、党员先锋带头、村民群众参与,全覆盖微网格、微平台、微诉求、微架构、微服务的“五微”工作模式,处理基层各类诉求、解决各种“针头线脑”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此外,五华区精准发力,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先手棋”。投入专项资金,全面清理村内垃圾杂物,合理设置垃圾桶与垃圾收集点,建立定期清运机制,让村庄整洁干净;疏通污水沟渠,新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横流现象一去不复返。同时,精心美化环境,在村道两旁、庭院门口栽种花卉绿植,打造一步一景的乡村画卷。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民族文化尤其是梨文化精髓,以文化为魂重塑村庄魅力,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坚实人文基础。



陡普鲁社区白泥塘村种植梨树有近百年的历史,2019年底,引导白泥塘成立的“昆明市五华区惠秾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传统模式,实现了种植、修剪、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农资采购和销售定价的“六统一”。合作社的成立较好地发挥了组织作用,通过“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户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聘请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团队为当地梨农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服务,通过专家“传、帮、带”统一了梨园的管理措施,引导农户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白泥塘的梨品质和产量得到稳步提升。

经过多年培育打造,如今白泥塘有梨园面积1000余亩,主要种植品种为北京梨、黄梨和白泥红。白泥塘小组56户农户中有40余户种植梨,梨产业也成为白泥塘的特色产业,可达丰产的梨树已有600多亩,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梨产业每年为村组经济增收5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余元,带动52户农户及周边居民实现增收。

2024年起,引导村民充分利用梨园空间,林下养殖土鸡4000余只,鸡群穿梭林间啄食害虫、杂草,粪便又为梨树提供天然肥料,实现生态循环;梨树下套种茄子300亩,实现一地两用,种养殖结合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如今的白泥塘,成功招引云南潮商仁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4年秋,企业发挥市场优势,利用自身资源到篆新农贸市场门口摆摊售卖鲜梨15天,帮助村民销售鲜梨50吨。企业发挥技术与理念优势,深度挖掘梨文化,拓展出梨花米线、泡梨、梨汁、梨干、梨膏、梨茶等10余个特色产品,注册专属商标,精心打造“梨当家”“梨不开你”品牌,提升产品辨识度与附加值,让白泥塘梨制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流转村民10亩闲置破旧的老瓦房、牛棚、猪圈、鸡舍等给企业,企业秉持修旧如旧原则,巧妙置入餐饮、烧烤、土窑烤面包、围炉煮茶、土罐炖鸡、民宿等多元业态。既保留乡村原始韵味,又满足游客食宿游玩需求,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乡村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盈利渠道。

建设梨园市集摊位40个,汇聚当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形成热闹集市氛围,既方便游客选购伴手礼,又为村民创造摆摊售卖机会;扶持开办羊汤锅、乡土菜等特色农家乐2家,以地道美食留住游客味蕾,带动村民长期就业超20人,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每逢春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花海如诗如画,吸引周边乃至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期间,配套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从去年梨花树下的《云南映象》孔雀舞,到今年的百米千尺“哪吒”巨型墙体彩绘,从去年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响彻梨园里的唯美乐曲,到今年张思成为五华梨花节作的主题曲《梨花三月开满山》问世,再加上各类传统民俗表演、梨园摄影大赛等,游客在白泥塘的参与感与体验感不断增强,成功塑造“这厢有梨了”独特文化IP形象,让白泥塘火出了圈。

五华区还广泛应用“梨花节”成功出圈的经验,不断丰富文化旅游项目的服务能力,围绕春耕、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更迭,打造特色乡村文化景观。依托西翥辖区的应季水果举办采摘节,在秋收之时举办丰收节,进一步打造农文旅IP,探索“文旅融合、农旅互促”的乡村文旅新业态,创新性推出梨园音乐会、梨园露营、梨园围炉煮茶、亲子摘梨等多元活动和演出,满足不同游客兴趣爱好,将白泥塘乃至西翥从单一“农村”转变为全面要素的旅游胜地,不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增加更多“烟火气”。

五华区将进一步拓展企业合作深度,与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紧密协作,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特性进一步优化梨园产业结构,根据市场动态调整“保底收购+利润分成”协议细节,优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农户在保底收益基础上获得二次分红,确保农户收益稳定增长。加大对优质果精品化包装的投入,融入更多本地文化元素与创意设计,邀请专业设计师打造具有白泥塘特色的梨果包装,展现梨园风光、民俗风情等图案,提升梨特色产品文化内涵与设计美感,依托企业冷库常规错峰,积极对接电商平台的特色农产品专区、高端生鲜超市等优质销售渠道,稳定提升梨果价格。加大投入研发资金,开发如梨果益生菌饮品等创新产品,进一步优化梨脯、梨醋、梨膏等传统深加工产品工艺及品质,计划将年消化果量提升至100吨以上,附加值增长4倍以上。

下一步,五华区将持续丰富“梨花节”“采摘体验园”等现有文旅项目内涵,结合新建的3公里梨园临时步道、梨园千尺哪吒图、观景台和网红打卡点,打造多条特色游览线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将白泥塘塑造为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让乡村振兴发展的五华模式持续升级。

通讯员:柴树飞  姜媛  杨武  张培妮  黄正刚
记者:夏军祥   李梅
编审:黄平  张红飞

大家都爱看

新邵严塘:春雨润新绿 铁锹绘青山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吴迎新) 春雨绵绵,万物复苏。在这个春回大地,万物勃发之际,3月12日,由新邵县严塘镇组织...更多

2025-03-13 15:36:32

巨口铺镇开展联合交通执法行动 筑牢道路交通安...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 李省钦)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更多

2025-03-12 23:24:30

新宁县崀山镇召开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 唐小龙)近日,新宁县崀山镇召开了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全体党政领导、行政干部、村(社区...更多

2025-03-12 22:57:07

新宁县崀山镇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 干群携手为...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 唐小龙)3月12日,在第47个植树节来临之际,新宁县崀山镇党委、政府组织干部职工和党员志愿者...更多

2025-03-12 22:47:02

安徽铜陵:汤沟镇植树添新绿 绘就生态新画卷

中国新闻在线3月12日安徽电(通讯员吴继华)3月11日上午,枞阳县汤沟镇江堤内,镇村干部和志愿者正在植树。当日,枞阳县汤沟...更多

2025-03-12 14:22:13

青岛市北:庆三八楹联艺术家协会女子书画会举办...

中国新闻在线3月12日青岛电(记者 海沛)3月11日,市北区楹联艺术家协会女子书画会在市北区美术馆举办的庆三八女神节书画展...更多

2025-03-12 14:14:34

安徽铜陵:枞阳县汤沟镇开展庆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

中国新闻在线3月12日安徽电(通讯员 吴继华)三八节前夕,枞阳县汤沟镇妇联在县图书馆举办书香溢心田 巾帼绽芳华三八节主题...更多

2025-03-12 14:11:48

代表风采┃吴海师:履职尽责显担当 为民服务践初心

吴海师,绛县古绛镇第五届人大代表,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委员。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从村委主任到人大代表,15...更多

2025-03-11 15:55:19

新邵县严塘镇召开2025年河长制工作部署会议

中国新闻在线 湖南讯(通讯员 孙治华)3月10日,严塘镇主要班子成员及全镇干部召开2025年河长制工作部署会议,回顾2024年...更多

2025-03-10 14: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