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资讯 > “科海追星”——张飙先生诗书颂中国科学家精神

“科海追星”——张飙先生诗书颂中国科学家精神

来源:  编辑:   时间:2023-03-02 14:31:15


“科海追星”——张飙先生诗书颂中国科学家精神(总第32期;20232月份)

(张飙先生近照)

张飙:“天地英雄气概,古今家国情怀”——“两弹一星元勋背后的故事!”

张飙:”从原子弹到中子弹,我们一代科学家,做了外国五代科学家的事情”

张飙先生简介: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科技日报总编辑、中国艺术报社长。高级记者。

曾举办《甲午120年祭》、《致敬两弹一星元勋,致敬科学家》等8次个人主题书法展。

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文学奖”。获“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六次获中国新闻奖。

现有社会职务: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理事等。

张飙先生“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和中国书法艺术功底!”

(一)、致敬缅怀医学家教育家梁伯强院士

致敬缅怀医学家教育家梁伯强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六十一

◎剖学寂冷默耕耘。

遍觅癌源病理寻。

祛症除根拯世人。

酿温馨。

妙手争回万户春。

医精源自挚情深。

桃李神州续至纯。

湮路擎灯求最真。

道长存。

大爱融天照古今。

(《豆叶黄》—张飙)

◎今天是梁伯强院士(1899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他首先提出“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病因学和病理学模式,在国际上首先提出“间质反应”的新概念。他对鼻咽癌开拓性的研究,蜚声国际,为发展我国病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确立了严谨的尸体解剖制度,建成完备的病理学教研机构,对当时尚不清楚致病机理的肝硬化、鼻咽癌等病症提出了准确的论断,毕生从事医学教育和病理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病理学人才。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梁伯强说,“病理解剖对于医者,譬如一盏光耀的灯,在黑暗的中国医道上,光照他们,引着他们走上路的。”中国《自然科学年鉴》曾特别表彰梁伯强的业绩,《德国医师杂志》载文称他为“非常出色的中国病理学家”,苏联将他作为现代著名病理学家载入《百科全书》。

◎梁伯强认为,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病理学的事业才能前进。他将“能否培养出能够超越自己的学生”,视为老师成功与否的一条检验标准。他说:“所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这是一个科学家最可宝贵的品质。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所谓创造,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注:上期中“青松在东园”一诗,是杨石先院士为人题词所书,为陶渊明的诗,特此更正。

(二)致敬缅怀无线电工程学信息科学家常迵院士

致敬缅怀无线电工程学信息科学家常迵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六十二

◎模式识别竞速,

信息拓域争飞。

电讯学科基础筑,

地震高勘辨细微。

挥旄最顶追。

沙散羸贫扼腕,

众凝盛聚国威。

有爱年华融禹鼎,

无尽丰能迸“纸堆”。

丹心映月辉。

(《破阵子》—张飙)

◎今天是常迵院士(1917年2月4日-1991年8月8日)的诞辰纪念日。他在信号与系统、天线理论和发送技术等方面造诣精深。被错划为“右”派后依然潜心研教,编著的《无线电信号与线路原理》为高等学校普遍采用。1978年,他领导成立了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室,设立了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开展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培养了众多人才,为中国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了许多具有应用前景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解决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难题作出贡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撰写关于老三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与新三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和突变论)的文章,勉励后辈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常迥年轻时曾想投笔从戎,写下诗句:“树倾巢覆无完卵,山河破碎使人忧。奋起执戈思报国, 愿将热血护金瓯。”他经常说,为了后代不再遭受他在青少年时期的苦难,中国决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盘散沙,任人宰割,应该齐心协力,振兴中华。无论受到何种冲击,常迥从不消沉。他曾写《自嘲》的诗句:“六十年来辨是非,沧桑几度鬓毛衰。新朋旧友如相问,一片丹心在纸堆。”也曾写《示儿自勉》:“人生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它萌芽在追求,生长在贡献拼搏,扎根在民富国强。”

(三)致敬缅怀考古学家夏鼐院士

致敬缅怀考古学家夏鼐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六十三

◎“仰韶”“齐家”列序,

黄河文化多承。

商址殷墟窥万世,

石器碳分断代明。

一陵今古通。

文保亟呼立法,

挖掘“寻宝”吁停。

考古缘知真历史,

谱系源发华夏情。

魂融禹鼐瓴。

(《破阵子》----张飙)

◎今天是夏鼐院士(1910年2月7日—1985年6月19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当代中国考古学人才的主要培育者。1945年,他通过调查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确认了仰韶文化的年代要早于齐家文化,标志着中国史前考古学的新起点。他提出中国史前时期存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从而宣告曾有相当影响的安特生的“中华文明西来说”彻底破产。他将中国远古文化的发展由传统的黄河流域一元说改变为并非一个中心的多元说,是为中国史前时期考古研究的重大突破。他力主将自然科学手段引入到考古发掘与研究中,大力推动碳十四测年法的应用。他坚持科学原则,以科学手段澄清了冶金史上的两大悬案。他曾主持并参加了辉县商代遗址、明定陵、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工作。对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作全面研究,创造性地利用考古学的资料和方法阐明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他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威望,被英、美、德、意等国家科学院授予荣誉称号,人称“七国院士”,至今无人超过。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夏鼐提倡配合国家基建进行发掘,而非主动发掘,尤其“帝陵”一类重要遗迹;他痛斥“挖宝”思想,认为考古的价值不在于文物,而在于遗迹遗物所能复原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情况。1982年,他参观某地兵马俑时,发现这是“一场全面破坏的挖宝工作”,立刻写作了关于文物保护的《紧急呼吁》。八个月后中央决定制定《文物保护法》,夏鼐对此多方建议,花费了巨大的心力。11月,该法通过,中国正式进入法制文物时代。

(四)、致敬缅怀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严东生

致敬缅怀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严东生⊙《科海追星》之三百六十四

◎ “上帝粒子”捉获,

远程导弹“穿衣”。

“对撞”有“心”晶体铸,

材料无机业奠基。

九旬舞巨旗。

宏略先革体制,

研学率越云梯。

院士“跻阁”应被动,

老骥最须擢幼骐。

德风科苑熙。

(《破阵子》----张飙)

◎今天是严东生院士(1918年2月10日~2016年9月18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中国无机材料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为该学科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带领团队研制的闪烁晶体,成为欧洲正负电子对撞机探测器的“心脏”,该探测器捕捉到了“上帝粒子”的踪迹。他带领团队发明的复合涂层耐高温烧蚀材料,应用于多种火箭发动机,为我国第一代洲际导弹穿上了“防热外衣”。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6项,90岁时依然站在科技最前沿。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期间,他主持制定了中科院第一个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启动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引擎。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严东生1950年毅然解除美国博士后合约回国。他说:当时心里就一个念头:“要尽快回国参与建设,让中华民族走上复兴的道路。这是一种责任心”。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研人员,提倡“造就大批青年科学家”,说“导师的责任是善于发现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予以鼓励,促使其完善”。

◎严东生认为,被推荐为院士的科研人员应该是“被动”的,而推荐人和推荐单位是主动的。现在一些被推荐人主动送材料送礼物,是不正常的。被评上院士,说明他做出了很好的成绩;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工作成绩也很好,但没有被选上,名额有限嘛。要看到,科研人员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是方方面面的,有些院士做的纯理论研究和社会发展没有直接联系,而很多在应用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却不一定评上院士。所以说,院士不是衡量科研人员水平和贡献的唯一指标。

(五)、致敬缅怀中医学家萧龙友院士

致敬缅怀中医学家萧龙友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六十五

◎“华医”办校古蕴承。

“医寓”济人誉满京,

四大名医冠最峰。

救蓉城:万颂称医“佛再生”。

语剖肝胆破天惊:

“不重中医国必倾”,

合璧尚能图振兴。

泪纵横:未盛轩岐目不瞑!

(《豆叶黄》----张飙)

◎今天是萧龙友院士(1870年2月13日—1960年10月20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曾经为官担任知县、知府。自学中医,弃官从医后在北京建“萧龙友医寓”行医,广受推崇,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冠。1930年,他和人自筹资金创办“北京国医学院”,办校15年,培育数百中医人才。他治病主张首重四诊,问诊为要,详察合参,辨证施治,因人、因时、因地、因证处方,不拘一法。他曾为孙中山、袁世凯、梁启超等看病,仅以切脉便准确诊断确定了病情。解放后历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892年,川中霍乱横行,成都一片凄凉,棺木销售一空。很多医生害怕传染关门歇业。当时还在读书的萧龙友挺身而出,和一位道友沿街救治病人,在路边支起大锅熬煮中草药汤,免费发放,使很多病人转危为安,人称“万家生佛”。

◎1937年,针对当局重西轻中的做法,肖龙友愤而赋诗曰:“不重中医国必危,当年保种是轩岐。讲明生理人繁衍,说透天元族大滋。黄帝子孙盈宙合,僦师徒众满中畿。倘教知本同医国,四万万人孰敢欺。”他说:“医学关国家兴废存亡,非同小可。吾敢断言,纯用西法,未必能保种强国,如能中西并用或有振兴之日”。“倘听其自生自灭,不之闻问,吾恐不出十年,中医绝迹矣。到中国之中医绝迹,而西医必将中法拾去研究,一旦发扬,华人又必转于西国求中法矣。吾念及此,声泪俱下,不知同道中人,作何感想也?”

(六)、致敬缅怀植物病理学家俞大绂院士

致敬缅怀植物病理学家俞大绂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六十六

◎植物王国病理勘。

赤霉晶素练当先。

微生变异探遗传。

识博大,事精专。

茁谷驱瘟沃万田。

战乱承危保校园。

学恒思广领科帆。

农林后俊骋千山。

经风暴,守艰难,

最幸忠魂融梦圆。

(《天仙子》----张飙)

◎后天是俞大绂院士(1901年2月19日—1993年5月15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我国植物病理学科奠基人之一,中国农业教育的领军者。他在我国最早从事植物病毒病和细菌病害的研究,首先报道小麦秆黑粉菌生理分化性,并开创了植物抗病育种工作,对粟病及蚕豆病害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对苹果树腐烂病、谷子红叶病的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在国内率先提纯了赤霉素结晶,填补了新中国赤霉素研究和生产的空白。在稻恶苗菌的异核遗传研究中,提示该菌在自然界中三种不同核型组成的异核体,阐明异核现象在自然界中是否普遍存在的国际上长期争论问题,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也为微生物遗传学开辟了新的领域。1948年被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俞大绂30年代从美国归来,直到1949年都坚守在校园,冒着硝烟战火的生命危险,带领学生保全了北京大学农学院的实验设施,为新中国保存了极为珍贵的仪器设施。

◎俞大绂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他认为,办好一所学校,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他教育学生从实践做起,“学打铁要先拉五年风箱”,他曾给学生留言:识欲其博,事欲其专,思欲其勤,学欲其恒。

(七)、致敬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院士

致敬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六十七

◎肌体“引张”代谢勃,

“冯家效应”著新说。

原创须揭天地秘,

慧聚,神州生理诞学科。

寄寓藩篱非所愿,

思恋,英雄用武在中国。

铮骨厚德承巨酷,

梦铸,情培万树壮山河。

(《定风波》----张飙)

◎今天是冯德培院士(1907年2月20日-1995年4月10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国际公认的神经肌肉接头研究领域先驱者之一,中国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肌肉和神经的能力学、神经肌肉接头生理学、神经与肌肉间营养性相互关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他发现的肌肉因拉长而使静息代谢明显增加的现象,被国际上称为“冯氏效应”。他在创建和领导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生理研究所,培养中国生理学人才,发展中国与国际生理学界的学术交流以及促进中国生理科学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冯德培坦率正直,勇于坚持真理。1948年底,他坚决拒绝迁台,为新中国保存了宝贵的生理生化研究骨干队伍。1958年,他抵制浮夸风,提出要“规规矩矩搞科学,稳扎稳打大跃进”。“文革”时他以花甲之年,经受严厉拷问,身心皆受到巨大摧残,但从不放弃科学研究。

◎冯德培说:“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科学家,如不愿寄人篱下,要自己创业,英雄用武之地在中国。”“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不要一味地追求文章发表的数量”,“真正提出重要的科学问题,看到是揭开自然界的一把钥匙,这样对科学家才真振奋人心,这样的问题是苦功加聪明才能提出来的。”

(八)致敬缅怀微生物学家阎逊初院士

致敬缅怀微生物学家阎逊初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六十八

◎浩瀚菌群,揽归类目。

氨酸形辨千千数。

霉筛“正定”抗癌魔,

学笃基奠微生物。

爱系科巅,情牵故土。

心魂筑梦中华路。

人生有价贵追求,

启程须在极高处。

(《踏莎行》----张飙)

◎今天是阎逊初院士(1912年2月24日—1994年4月5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是中国放线菌分类学奠基人,为放线菌分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将种类极多的链霉菌研究划分为12个类群,显著推进了有关分类学的发展。先后发现13个类群、100多个新种和新变种。他提出的链霉菌鉴定系统,在国内曾被普遍采用,为抗生素、酶制剂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起到了指导作用,打破了当时外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华北制药厂筛选出的“正定霉素”新抗癌抗生素就是在他指导下发现的。他领导使用电子显微、超薄切片技术、全细胞和胞壁的氨基酸和糖组分分析、DNA的GCmol%测定等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阎逊初6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病中写下了千字文《党员铭》。他说,“人生的价值决定于个人的理想和追求”,“知识分子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在某知识领域内的造诣如何,而还在于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贡献大小”。

(九)、致敬缅怀遥感地学专家陈述彭院士

致敬缅怀遥感地学专家陈述彭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六十九

◎数化地球波驭电。

慧牵遥感挥云汉。

目聚太空心鸟瞰,

山河揽,三维社稷光华炫。

发展可持谋策远。

帅怀宽浩军长冠。

菁树霖泽茁万苑。

图千卷,篇篇绘就炎黄恋。

(《渔家傲》----张飙)

◎今天是陈述彭院士(1920年2月28日~2008年11月25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我国遥感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的奠基人。开拓了我国现代地图学和地球信息科学领域,带领我国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他推动“数字地球”战略研究,探索“地学信息图谱”的新概念和新方法。他1950年编制的《中国地形鸟瞰图》,是第一部把透视点放在外层空间的高度鸟瞰中国的地图。他借助新技术,为我国发展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实现地面系统“超前”起步奠定了基础。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9年,我国发起并主持召开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陈述彭主持起草了数字地球《北京宣言》。

◎陈述彭先后兼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的教授,培养了大量人才。他说,“在科学事业的帅才中,最为难得的,是决不急功近利,能够宽容失败。”

◎陈述彭曾经为一本书写下这样的“代序”: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所以才珍惜生命//在探索真理的长河中//也许能侥幸拾取几粒并不绚丽的贝壳//也许只为后来者填平坎坷,缩短里程//从不奢望听到欢呼的喝彩//“啊,开天辟地,鬼斧神工!”//更不强求别人跟踪自己的脚印//在人类文明的惊涛骇浪里//豪迈地破浪前进//浪花一现//不虚此生!

“诗魂书骨传递旗帜,两弹一星精神永存!”

(书法作品和译文由张飙先生提供)

(编辑/报道:风华正茂《朱长云》;视频号:“风华正茂fhzm”)2023年2月28日

大家都爱看

燕赵乡音:丰南小记者“寻味之旅”沉浸研学游第一季

6月18日上午,在丰南通源菜市场迎来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是燕赵乡音丰南区的特约小记者,一场以沉浸研学为主题的...更多

2023-06-24 09:17:14

冀东新闻:冀东革命史研究会代表高景岗到北京平...

2023年端午节,冀东革命史研究会创建人高景岗驱车百里到冀东革命老区平谷(北京)金海湖镇应邀参加了由《赤委网》组委...更多

2023-06-24 07:25:35

商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示范区分局开展“三夏”期...

 (6月19日讯 通讯员:郝培培) 正值三夏农忙季节,为切实维护涉农涉粮领域市场秩序,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商丘市市场监...更多

2023-06-19 16:27:20

专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金善斌

观金善斌花鸟画,他作品自成一家,独具风貌。金善斌出笔有抑有扬,用墨浓淡相宜,虚实互生,错落有致。笔墨用色十分大胆,在...更多

2023-06-17 09:56:20

冀东新闻:冀东革命史研究会举办第二个“十年精...

2023年6月16日晚,冀东革命史研究会高层领导同志杨德辉、宋桂江、王兆安、高景岗、王志山、张广山、刘卫平、郝春玉、张宽生、...更多

2023-06-17 05:34:42

冀东新闻:高景岗到宝坻区参观民办自发抗战纪念馆

2023 6 15下午,冀东革命史研究会创建人高景岗驱车百里到冀东革命老区天津宝坻区林亭口镇东王庄村参观考察,在那里认真观看...更多

2023-06-15 21:42:40

燕赵乡音小记者专版:曹妃甸小记者中心挂牌啦!

2023年6月3日上午9时,随着揭牌仪式的宣布,燕赵农村报燕赵乡音小记者在曹妃甸区的活动中心正式拉开了帷幕...更多

2023-06-14 14:53:53

燕赵乡音专版:难忘六一 红色之旅

更多

2023-06-13 21:12:52

河北唐山:育禾举办燕赵乡音小记者颁奖仪式

六一儿童节前夕,燕赵乡音小记者活动中心联合唐山育禾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在滦南举办燕赵乡音优秀小记者颁奖仪式,经过统计...更多

2023-06-13 21:04:42